南北大唐帝国

〖南北大唐帝国〗

第225章 李治问策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回首望了巍峨的洛阳宫城,李煜长叹一声,但愿大父能听进自己的肺腑之言。

纵观历史,佛教大兴之国皆国势颓衰,国无良臣名将,士卒疲弱不堪战。上至君主,下至黎民百姓皆醉生梦死于来世之说。面对异教、外族侵凌,只知逃避,祈求于虚妄的佛陀,结果自是国亡族灭。

自唐因安史之乱退出西域,失去了强有力的保护伞之后,西域万里佛国面对东进的绿教不堪一击,三百余年后,西域再无半块佛土。

就连佛教圣地那烂陀寺最终也被绿教徒捣毁,诞生地印度更是佛教踪迹难寻。( www.)

“四郞,你既提到派遣众多佛门弟子入剑南诸蛮羁縻州传教,于国于民的好处。那你还提议派遣道教门徒入南蛮各州,于国的利处何在?”

“道教嘛?”李煜想了想,笑着回道:“道教可是吾华夏本土宗教,始祖老子又是吾李氏始祖,朝廷自当大力扶持道教在诸蛮地域的传播,增加信徒,遏制佛门势大。对于诸蛮对华夏的认同感,也是有益无害。”

“自佛教在华夏大地传遍开来后,历来佛道相争,道教始终处于弱势。究其因,还是因道教门徒过少,信徒缺乏,至使人杰比不上信徒广众的佛门。既然要化蛮为夏,怎能只遣佛门弟子而少了扶持道教的传播呢?”

在宫中与大父问对一番之后,李煜神彩熠熠的离开了洛阳宫。

在大父面前对遣佛门弟子往诸蛮羁縻州传教的一番赞词,其实是诛心之语。意在提醒大父,佛教大兴,于国于民不利。应当扶持本土道教的发展来制横佛教的影响力,并对道教经典于国于民的好处大加赞赏一番,以此来突出佛教经典的虚妄、无用之论。

第225章 李治问策 (第3/3页)

相比,不妨多让。

两京权贵富户死后捐宅为寺,亦是佛教寺庙众多的一个原因。

李煜却在此大谈佛教对于一个国家、民族的弱化作用,李治心理可谓一点都不好受。

李治挂在脸上的笑容逝去,沉着脸,不禁想道:‘四郞今日所言,莫非是在拐弯抹角的提醒吾,为使国家倡盛,应大力打压佛教呼?’

阅读南北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