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破三国

〖武破三国〗

第379章 西方七国,苏姓为尊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苏辰告诉他,明年会对西域大举用兵,张飞若是有意,他就打算把他调任凉州大都督,张飞自然渴望沙场建功,满心欢迎。

回到洛阳以后,苏辰召集文武百官议事,商议对西域用兵的事情,西域虽然归附,但再往西的安息贵霜却是他给三皇子苏宁准备的一块封地。

开元十五年,苏辰以赵云为征西大将军,张飞为先锋大将军,统率凉州以及安西四镇军马,总共骑兵十五万,步兵二十万,率领西域诸国仆从军三十万,将兵六十余万,攻打贵霜帝国。

贵霜帝国乃是大月氏建立,鼎盛时期有民五百余万,士兵二十多万,面对天朝大军,贵霜帝国虽然顽强抵抗,但终究不敌。

开元十六年秋,贵霜帝国月氏王波调请降,被征西大将军赵云派人遣送至洛阳,贵霜帝国归降后,不少凉州百姓响应燕国的移民政策,前往贵霜,其中尤以羌族百姓为甚。

经过十年教化,波斯王国、印度王国以及大夏王国都实力雄厚,尤其是随着大量移民的进入,当地汉人已经逐渐成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即征西大将军赵云率兵亲自征伐花拉子模,花拉子模知道燕军强盛,表示愿意臣服,随后赵云收拢五十万仆从军,攻打安息帝国。

此时的安息帝国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内有阿尔达班四世发动叛乱,外有罗马帝国皇帝卡拉卡拉的威胁,此时燕军入侵,对于安息帝国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

开元十七年夏,安息帝国投降,其余反叛势力也逐渐被燕军扫荡,攻下安息帝国后,燕国取代安息帝国成为罗马帝国最大的敌人。

这个时候,赵云并没有急于攻打落马,而是采取了防守策略,打下了这么大的地盘,燕军并没有完全进行有效的占领,所以一时半会儿还不能和罗马为敌。

赵云派出使者与罗马交好,罗马皇帝知道燕国强盛,也选择与之停战,随后苏辰封苏宁为印度王,掌控原本的贵霜帝国土地,又封四皇子苏阳为大夏王,掌控花拉子模地区,再封五皇子苏正为波斯王,掌控原来的安息帝国地区。

蔡瑁调离之后,苏辰蒋钦为荆州水师大都督,周泰为扬州水师大都督,甘宁为青州海军大都督,太史慈为辽东海军大都督,四支海军水师全都掌握在他的心腹之人手里,这也是为了今后的南洋之战做准备。

荆州不愧是富庶之地,经过刘表多年的治理,其繁华程度比起青州来说有过之无不及,苏辰专门去鹿门书院拜访了三位大儒,对于贵人前来,三人自然是满心欢迎。

论道一番之后,苏辰登上了鹿门山,眺望着襄阳城,顿时觉得这大好江山如诗如画。

在荆州一待就是两个月,期间,苏辰详细了解了荆南和交州地区的情况,同时也让未来的皇太孙大大开了眼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说的就是此理。

车驾返回洛阳的时候,就没有隐藏踪迹了,沿途各路官员都前来拜谒,苏辰没有全都接见,只见了豫州大都督张飞一人,张飞至今为止还没有被封为国公,心中憋了一股战意。

并且从凉州移民五百万,充实这三部分地区,从各大书院之中挑选出上千名士子,前往这三个王国为官,推行教化。

三位皇子到了封地之后,大力推行汉化,让治下百姓说汉语,穿汉服,写汉字,并且鼓励通婚,与此同时,燕国大大小小的商队也都来到此地经商,极大地促进了此地的繁荣,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赵云和张飞被苏辰封为一等公,因为西域需要大军驻守,所以赵云依旧驻守安西四镇,张飞则驻扎在安息帝国边境,防范罗马人的入侵。

开元二十七年,经过十年的休养生息,西域诸国完全归附了燕国,并且在战争中作为仆从军取得了巨大的利益,西域也被朝廷改名为新州,以安西四镇为基础,设立四个郡,原本的西域诸国都作为这四郡的属国,虽然此举遭到了各国王室的反对,但在燕军大势面前,这些王室也不得不从,全都被押送到洛阳接受朝廷俸禄。

赵云担任新州大都督,蒋琬担任新州刺史,新州成为了燕国的一个州,再也没有西域之称。

第379章 西方七国,苏姓为尊 (第2/3页)

段,宴会结束苏辰单独把蔡瑁留了下来,告诉他想把它调入海军衙门任职,蔡瑁自然是欣喜若狂。

蔡瑁没有什么太大的野心,对他来说,进入朝堂当官当然好过于留在荆州,虽然留在荆州手握兵权,可由于燕国的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平时没有军机处调令,他只能调动自己的亲兵而已。

进入朝堂就不一样了,近水楼台先得月,他认为这是皇帝对他的嘉奖。

苏辰真正想的是蔡瑁在荆州水师中威望甚高,势力不小,现在也是时候把他调离了,否则今后这荆州水师岂不成了蔡家的水师。

阅读武破三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