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三国

〖诡三国〗

第3249章春雨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汉武帝的做法使得大汉朝廷的角色从单纯收税变成了参与民生经济的实际运营,也由此带来了官僚制度上的变化,破坏了原来的小政府模式。

于是乎,汉武之后,要打仗,就必须多收税;要多收税,就必须建立国有企业和金融垄断,而这势必影响到脆弱的华夏经济的发展;而华夏经济一味的向农业伸手,又导致农夫贫瘠,发展停滞,又反过来影响了朝堂国体的稳定,从而造成王朝的垮台崩塌。

『孝灵帝,亦是如此……』庞统缓缓的说道,『以为钱财一到,便是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呵呵,殊不知这钱财不过是肥肉而已,吃了一年又是一年……』

斐蓁有点明白,但是也依旧有些糊涂的问道:『世叔,我还是有些想不明白,这……官吏之治,和这钱财……究竟是何关联?』

庞统失笑道:『这还不明白?莫非公子以为,这官吏之治,就是制定官吏俸禄多寡而已?』

嘴上发誓,又有几个真做得到?

朝廷当年给了三公九卿,文武百官那么多俸禄,结果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官僚体系无限膨胀,让华夏小农经济逐渐供养不起。

在王朝建立初期与和平时代,官僚机构的规模还比较小,这时可以通过正规的农业税来养活。可一旦进入战争状态,或者到了王朝后期,官僚体系膨胀过于庞大,仅仅靠正规的税收就无济于事了。

这时,华夏王朝就会发展出正规税收之外的各种手段,从民间攫取财富,进一步的恶化相互之间的矛盾,因此说是土地矛盾也没有错,因为这的确是华夏古代小农经济体制之下的弊端。

『汉初。列帝继绪,逢诸侯割据之馀祸,少府赋税之荡析。』庞统缓缓的说道,『故有诸君明哲,以修生养息之法,渐次财政之策,削弱藩镇之权,遂成一统之雏形。至孝武帝御极,欲行匈奴之国战,帑藏不足,于是设立盐铁之专卖,铸币之专权。』

『盐铁论么……』斐蓁点头,『这个我知道……』

斐蓁啊了一声,『难道不是?』

『不是。』庞统说道,『国纳万民赋税,却给官吏俸禄,为何?为天子之忠乎,为天下之公乎?』

『当然是为了……』斐蓁说到一半,却沉吟起来。

如果说是为了天子之忠,这也是明显不对。

至少在汉灵帝朝中,少帝刘辨之处,以及当下的天子刘协身上是看不到的……

仿效先贤呗!

赚钱么,不寒碜!

汉武帝的战争,仅仅靠农业税无法应付其开支。为此汉武帝尝试了几乎所有可能的财源方式,从卖官鬻爵,到发行减值货币,再到加强商业税等,但均无法满足巨大的财政开支。最终汉武帝财政选择了垄断自然资源、开设盐铁专卖。

可以说汉武帝建立了华夏最早的国有企业……

大胡子说要到星星主义才有国企,其实在汉代华夏已经开始走这条道了,只不过被一些人给打回去了而已。

庞统啊哈一笑。

斐蓁立刻意识到有些不对,连忙改口说道,『我……这个,略知一二……』

庞统这才点了点头。

如果说秦皇是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法律制度的开创者,那么汉武就是中央集权的财政制度的开创者,再加上唐皇,那么古典中央集权的三套马车,便算是凑齐了。

汉武帝的中央财政集权制度,在多方面影响了华夏后续王朝长达千年的发展变化。

中央政府控制官僚最重要的手段是财政。

除了中央之外,其余机构无权收税,也不能给官员发放俸禄。

这样,官员就成了中央政府豢养的统治工具,而中央政府则通过官僚网络牢牢控制了民间。

但是,中央集权制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随着政权的延续,官僚机构作为整个帝国的维稳系统会变得越来越庞大。

因为对于军事上的开销过于粗放,导致在汉代一场战争的花费,就可以达到中央官吏俸禄的几十倍,这让那些官僚的眼泪很不争气的从嘴角流淌出来……

很多官僚官吏,不是不懂所谓经学教化的不靠谱,也不是不知道对着敌人念叨之乎者也是挡不住刀枪的,但问题是那么多的小钱钱啊!要是皇帝同意将战争的主要方式改成了嘴炮,那么这些小钱钱不就可以用来改善官僚他们的生活品质了吗?

至于打输了外战会导致国家覆灭……

关官僚他们什么事?

孔子都可以在好几个国家内做官,还可以周游列国讲学,他们为什么不行?

第3249章春雨 (第2/3页)

套制度发明之前,人类几乎不可能在数百万平方千米的疆域内建立统一的国家。

为了让在百里之外的民众俯首听命,统一行动,在上古之时,炎黄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融合。他们将鹿角融合,将鱼鳞融合,将马脸融合,将其他部落的一部分统统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龙的形象,成为了华夏政治体制的底色。

周朝在炎黄的基础上,垫上了一块以血脉作为制度的基石。

秦汉则是吸取了周朝的教训,将诸侯再次切割,成为了郡县,建立了一个初级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

阅读诡三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