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天下〗

第三百一十四章 助情花香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李隆基原以为是回纪大举南犯,与朔方军生了激烈战斗,他这才有些紧张,不料只是安西军攻进回绕,大唐没有受到什么损失,这让他提起的心便放下了。

李隆基大风大滚见得多了,他一听便知道是边境生的小冲突,这是很正常之事,用不着这么大惊小怪,他便没有什么兴趣了,至于杨国忠提到追究李庆安擅自出兵,李隆基的兴趣也不是很大。

如果是早些天苍此事,或许李隆基会有些恼火,但李庆安很及时地将阿布思人头送回长安,这件事使李隆基对李庆安的恼火稍稍平息了一点,更重要是吐蕃战役在即。李隆基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节外生枝。

李隆基虽然服用**把自己弄得元气大伤,整日里昏昏庸庸,但在吐蕃战役之事上他却毫不含糊,实在是这件事他看得太重,只要能拔掉吐蕃这个百年之患,他连独孤明月被李庆安拐走之事都忍了,何况唐回边境冲突这点小事呢?

不过他多少也想知道李庆安为什么要攻打北庭,而杨国忠的奏折里却只字不提,只想追究李庆安的罪名,这让他心中有些不爽。

回绕最终没有达成索赔的目的,贺禄莫达干怒气冲冲地返回了草原。这件事使大唐和回纪之间的关系产生了裂痕,与此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时,宦官梁朝义匆匆走进御:“奴才叩见陛下”。

梁朝义和鱼朝恩一样,也是高力士提拔起来的宦官,以前主要负责李隆基和杨贵妃的饮食,也是个权势颇大的宦官,但和鱼朝恩不同的是。鱼朝恩视高力士为眼中钉,但梁朝义却相反,他依然忠心于高力士,也正是这个原因,高力士在离开李隆基去东宫之前,推荐梁朝义负责联系各地监军,李隆基也看在高力士的面上答应了。

不过还是有一点不同,以前高力士是主管监军,各地监军都由他来任命,监军们也对他负责,权势很大,而粱朝义仅仅只负责联络,没有任免权。

另外,在亲王派实地坐镇后,监军的作用也就相应减弱了,李隆基也不是很重视,他只是想到了才会问一问,平时也不闻不问,比如今天。若不是回讫来告状,李隆基根本就不会知道边令诚已经消息来了

梁朝义将一本册子递给了李隆基,各地监军来的基本上都是鸽信。字很而且一件事要几次才能说清,所以梁朝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重新整理抄誉,并编号成册。

片刻,李隆基走进了麟德殿偏殿,在他内宫的御书房内坐了下来,他精力倦怠,对朝廷政务实在是厌烦之极,只想听一些振奋精神的好消息,若不是今天回讫出事,他是绝不会来麟德殿。

“折子呢?给联看看。”

鱼朝恩连忙将杨国忠的折子递上,李隆基打开折子,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让他眼前一阵眩晕,他什么都看不见,不由恼怒地将折子扔在案上。“念给联听”。

鱼朝恩从小得益于高力士的栽培,能读能写,正是这个原因,他便一直在御书房内伺候,最终成为高力士后的第一当权宦官,他接过奏折便念道:“臣昨日接到鸿驴寺转来回讫上书,惊闻安西军进攻回讫,臣主中书省竟丝毫不知此事,臣不知圣上是否知晓,但事情危急,臣再陈情圣上。若圣上不知,臣请安西解释此事,臣以为进攻回讫事尚可弥补,但未得圣谕出兵事大,须追究到底,,”。

在杨国忠的奏折后,附有回绕可汗的信件,鱼朝恩打开要读,李隆基却一摆手,“好了。不要读了

李隆基同样也不接,他仰头半躺在龙榻上道:“念吧”。

梁朝义打开册子念道:“臣边令诚。见吾皇陛下,四月生了安西瀚海军越过金山一事,臣已详细调查清楚。起因是回讫不满同罗部投奔北庭,率先派兵攻入北庭境内,杀死同罗部一千余人,此事引了葛逻禄、同罗和沙陀三部不满,为自保,三部遂联合对付回讫。而这时,唐军边哨截获吐蕃信使,得知吐蕃与回绕私有勾结,回讫欲趁安西唐军南下攻吐蕃、北庭空虚的机会,出兵夺取北庭,从而形成吐回南北夹击安西北庭之势,安西节度使李庆安见事情紧急。便借葛逻禄等三部联合之机,出兵回讫,肃清边境,在金山以北建立防御,臣以为李庆安此举仍然属于吐蕃战役一部分,不属于擅自出兵,特禀报圣上

李隆基点了点头。这才是他想要的报告。条理清楚,事实明确,有理有据,当初同罗部叛唐投奔葛逻禄,他便想到此事可能会引草原动荡,果然被他猜到了,

既然事情不大,他也不想影响到即将爆的吐蕃战役。便将边令诚的报告往桌上一扔,道:“很好,把这份报告交给东宫,此事就由东宫来处理

回统使者贺禄莫达干在长安等了十天,始终没有见到大唐皇帝,最后是东宫皇储接见了他,李豫表达了他对回绕不幸事件的遗憾,但同时他也严正指出,是回讫先侵入大唐北庭领土。杀死大唐属民才引冲突。回讫有过在先,从而拒绝了回讫要求大唐赔偿三十万匹绢的无理要求

第三百一十四章 助情花香 (第2/3页)

出来了,圣上服用那个助情花香对身体伤害太大,这才住了近两个月,圣上就像老了好几岁一样,如此猛烈之物,鱼朝恩不可能不知道,但他却一点不劝,反而有二凹品江卜服用汝种药,如果是高力十,是宁可死也不会让糊尘背胀用。由此可辨忠奸。这个鱼朝恩。不是忠臣。

武贤仪虽然知道,但她也不敢说出来,她不敢扫了李隆基的兴,又把自己送回冷宫去。

“陛下,你昨晚说今天要陪臣妾去太液池上泛舟呢!”“放心。联不会食言,下午就陪你去。”

李隆基梳洗完毕。便坐小轿向麟德殿而去,麟德殿是李隆基在大明宫内宫的一处办公场所。西近大明宫西墙的九仙门,便于大臣出入,蕃臣外夷来朝,多设宴于此,臣下亦多召对于此。

阅读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