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万户侯

〖大唐万户侯〗

第二百二十六章 兴庆宫的早晨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房间里异常安静,高力士站在一旁忧心地望着李清,从皇上的专注的程度他便可推知李清的所奏之事必然事关重大,若涉及到朝政,他应先禀尚书省,再到中书省经丞相预览眉批后才能递到皇上这里来,上次新盐法的推行便绕过了李林甫,而现在再次越权上报,一而再、再而三,一旦被李林甫抓住不放,皇上也保不了,难免被责,看来,他行事还是嫩了一点啊!

“此事事关重大,朕要会同各位宰相商量之后才能决定。”

李隆基将奏折小心收好,望着李清半天,从御案上拿起他最心爱的碧玉镇纸递给李清.在,精力也不随心,唯一的心愿只想让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让朕安娱暮年,爱卿年少有为,望卿能尽心效忠朕及朕的子孙,这镇纸跟了朕三十年,是朕最心爱之物,现赐予你,希望你能记住朕今日之言,不要辜负朕的期望。”

李清跪下,高举双手接过镇纸,沉声道:“臣决不负陛下期望,望陛下能保重龙体,带领我大唐臣民将开元盛世延续万年!”

李隆基点点头,“说得好!朕记住了,你回去吧!好好休息几天,养足了精神再来为朕效力。”

第二百二十六章 兴庆宫的早晨 (第3/3页)

肃起来,隋之灭亡就是朝廷与地方的矛盾过于尖锐所致,大唐自开国以来便致力于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如将基层官员的人事任命权收归朝廷,又如限制河东、山东大族的势力,虽然采取种种措施,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尤其募兵制下朝廷财力不足,导致地方养兵,这又是一个隐患,今天李清却突然提出此事,着实让李隆基意外。

高力士上前接过李清的奏折,递给了李隆基,他摆摆手,命李清先坐下,便打开奏折细细阅读起来,内容就是李清对李林甫所言之事,成立国家柜坊,吸取民间储蓄,但今天李清给李隆基的奏折里却增加了很多内容,包括将柜坊分支延伸到每一个县,各县所收税赋直接上缴柜坊,就视同上缴朝廷,再由柜坊自己的体系将钱粮押运进京,统一由户部度支,这样,实际上就是将地方的财权变相地收归朝廷,从财政上遏制地方势力的发展壮大,这才是李清的真实目的,要想避免安史之乱和将来的藩镇割据,必须多管齐下,从体制上不给安禄山之流发展壮大的机会,掐断他们的财源,这也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另外唐朝的货币流通比较薄弱,象百姓纳税、官员俸禄等等大多以实物为主,所以银行的兴起也会促进货币流通,逐渐减少唐朝实物交易的数量,将大大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李清的建议俨如打开一扇大门,让李隆基看到了他从未见过的景色,他明白这份奏折的分量和内涵,其实就是改变了国家的财政分配制度,将以前朝廷与地方的财政收支各走其路,改成全部收归朝廷,再按各地预算下拨给地方。

阅读大唐万户侯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