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

〖宋时雪〗

第十一章 伏阙上书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其一就是虚荣心,一些太学生仅凭外界传闻,就一厢情愿的期望借上书来影响朝政,壮大声势以博得直言之名节,此也是趾高气昂的虚荣心态,要知道太学生素来是以无官御史台自称的。

其二就是投机心态,太学生参政其目的明面上讲是为了维护儒学正统和自身的参与政事的独立性,但有不少太学生参政却与其背道而驰,表现出一种投机心态,通过伏阙上书,引起朝廷高官注意,甚至是吸引皇帝的目光,若成功,将会对自己的仕途是大有益处的,就算失败也能博得一清名,就算仕途无望,而有了此清名,也能活得潇洒无比。

至于因此而身败名裂,甚至被斩杀,那就另当别论了,就算被斩杀,也能博得一忠直之臣的名声,声名堪比比干、屈原,一些人也是甘之若饴的,并趋之如骛。

最主要的是有宋以来,祖宗之法乃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不杀士大夫,不杀士子,不杀劝谏之士,乃是宋之国策,因此以往言辞激烈甚至口出大逆不道之言的人,往往是免去官职,罢黜功名,最多是流放了事。

宋朝廷是反对和禁止伏阙上书的。

目前陈东等太学生伏阙上书主要是激于义愤,其诱因就是宋帝赵桓罢免了李纲与种师道。

陈东,字少阳,镇江丹阳人氏,十七岁入学,二十七八岁入太学,三十好几了仍是太学生,仍未步入仕途,可谓是郁郁不得志。

这不是陈东第一次伏阙上书了,宋帝赵桓初登基时,因时局危殆,为重振朝纲,联合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宣德门高大的宫阙,不仅是显示皇权至上之场所,也是彰显宋“君民同乐”之地。

此日一大早,宣德门之外便跪满了太学院的学子,数百名太学院的学子伏于宫阙之外,齐声念着奏章,此所谓“伏阙上书”。

为首之人为太学院的学子陈东。

所谓伏阙上书,就是以上书请愿、评论时政等等。宋太学生因以通经致仕为指归,学习的是圣人之言及治国之道,因而关注朝堂之事并积极参与。

当然太学生伏阙上书目的是有所不同的,主要是激于义愤,但一些太学生也是有其他目的的。

第十一章 伏阙上书 (第1/3页)

“在廷之臣,奋勇不顾、以身任天下之重者,李纲是也,所谓社稷之臣也。其庸缪不才、忌疾贤能、动为身谋、不恤国计者,李邦彦、白时中、张邦昌、赵野、王孝迪、蔡懋、李棁之徒是也,所谓社稷之贼也。”

“陛下拔纲列卿之中,不一二日为执政,中外相庆,知陛下之能任贤矣。斥时中而不用,知陛下之能去邪矣。然纲任而未专,时中斥而未去,复相邦彦,又相邦昌,自余又皆擢用,何陛下任贤犹未能勿贰,去邪犹未能勿疑乎?今又闻罢纲职事,臣等惊疑,莫知所以。”

“...............”

宣德门为宋东京开封府宫城正门,宋初称明德门,是由主城门、两朵楼及两阙组成。

阅读宋时雪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