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阁老

〖我要做阁老〗

第一百五十四章 鄢懋卿的算盘(第三更)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什么那些私人办的书院比官学有吸引力?不就是因为教习更有名,更有学问吗?

昔日王阳明创立稷山书院,吸引了无数门徒从五湖四海赶来求学,从中可见一斑。

鄢懋卿当然不认为自己能请到王阳明这样的绝世大儒,但凭借巡抚之尊请一些小有名气的教习还是不难的。

杭州乃文气汇聚之地,隐居在此的读书人不少,相信他只要发出告示很快就会有回应。

除了加赋税,兴文教,鄢懋卿还有第三把火。

鄢懋卿没有蠢到大包大揽的地步。

他直接将这件事交给幕宾去做,他只需要坐享收益即可。

至于桥修在哪里嘛,肯定是在西湖范围内了。

西湖荟萃无数人文精华,在此修桥最容易附庸风雅。

但是西湖太大了,具体修在哪里确实很伤脑筋。

那就是修桥。

杭州水系纵横,因为西湖的缘故历朝历代都喜欢修堤修桥。

最著名的便是白堤、苏堤。

鄢懋卿不想花那么多钱,自然不能修堤了。

他盘算了一下,修桥花费少最是划算。

洪氏原则上不反对鄢懋卿在西溪办书院的做法。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鄢懋卿只能招募洪氏族人之外的读书人进书院,不能牵扯到洪氏一族。

对此鄢懋卿自然拍着胸脯保证,绝不会打洪氏族人的主意。

毕竟挖别人墙角的行为是最招人骂的。

鄢懋卿讨好洪氏还来不及,怎么会平白无故的树敌?

选址选好后,接下来便要物色教习了。

花小钱办大事,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但在鄢懋卿看来,修桥是为杭州百姓修桥,不是为了他个人修桥。

故而这修桥的钱自然应该是由官府来出。

等于鄢懋卿借着官府的钱出了一次风头,稳赚不赔。

当然,修桥还是要由专业的人来做的。

第一百五十四章 鄢懋卿的算盘(第三更) (第2/3页)

贵为巡抚,但毕竟是外来的和尚,如果得罪了洪氏这样的望族,政绩方面是肯定会受到影响的。

弄不好受到洪氏排斥,遭人弹劾还可能卷铺盖滚蛋。

是以鄢懋卿专程前往西溪,和洪氏洽谈此事。

一番商谈之后,鄢懋卿总算搞定了最大的难题。

阅读我要做阁老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