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镜梦

〖扶桑镜梦〗

卷一 初试啼声 第三十二章 我真想过公公那样的生活啊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更为坑爹的是藩内土壤全部是为火山灰性质,适合旱田耕种,后世此地建成了著名的全国性蔬菜产地。可这时候扶桑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米,田租主要收的也是米。

现在这个时间点,萨摩藩的萨摩芋(甘薯)种的挺好,产量也高,但武士们都坚决以稻米为主食,藩经济又不好,强行种米的结果就是收成一直不好。

另外在萨摩藩领地,平时台风、暴风雨、地震等自然灾害也多。

总之,在江户时代这个农业以稻米种植为主的时期,萨摩藩的农业悲伤成河。

本来藩内的就经济不景气,但作为外样诸侯,早期幕府还不时对萨摩玩“大家来找茬”的游戏。各地诸侯作为臣子是要承担一些幕府的土木工程和水力工程的,幕府象征性地出一些人力、物力,各藩拿大头,承担主要的人力和物力。萨摩被幕府前后折腾了几次,然后元气大伤。

到了八代家主岛津重豪执政时期,重豪大力改善与幕府和诸侯的关系,他采用联姻战略来改善萨摩藩的外交处境。重豪精力过人,育有子女二十六人,于是他通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士之外有“平氏诸士”,其中有七百六十家小番(马回役)、二十四家新番,这些武士家格都属于中级武士,“平氏诸士”的“下士”有三千余家的小姓组(徒士)、与力。

外城在天明年间改称乡,外城士即乡士,在萨摩领内共有一百十三个乡,乡的治所是“麓”,也叫“府本”,类似小型堡垒,有乡士年寄、横目和组头等藩吏,大部分乡士们居住在各自的庄屋(村子)之中,类似小地主。

虽然很多乡士都自己耕种土地,但其余的大量武士都脱离了土地,领民们要供养这些武士,造成了藩经济的窘迫和领民的生活困苦。

另外扶桑的耕地面积少,农业先天不足。后世扶桑国土约75%属山地丘陵地带,小规模的山间盆地及平原散布全国,山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比最大的地区是四国岛,为79.9%,其次是九州岛占64.8%、本州岛有63.6%、北海道最低为49%。

萨摩位于九州岛最南部,领地内没啥大平原,后世的介绍说鹿儿岛有兴盛茂密的森林和丰富的温泉,没说出口的是耕地面积少。

卷一 初试啼声 第三十二章 我真想过公公那样的生活啊 (第2/3页)

当时承平已久,扶桑各地的武士数量都有所增长,直到幕末的时候,幕府和各藩才拼命裁员——顺便说一句,这也是幕末的“志士”浪人那么多的原因之一。

岛津家的家臣也和其他诸侯一样分为城下士和外城士。城下士就是藩府直辖的武士,一般住在治所的城下町。外城士即乡士,住在农村,平时没机会到“城”里拜见家主和高级武士。

江户时代的“城”类似西洋中世纪的城堡,德川幕府规定“一藩一城”,藩主和高级武士住在“城”里,同时藩府也在“城”里办公。

岛津价的城下士包含:四个“一门家”,加治木、垂水、越前和今井,这四家的领地都超过了一万石; 三十一家“一所持”,一所持的领地都至少占有一个乡;十三家一所持格,地位相当于一所持;十九家寄合(组头)和五家寄合并。以上都属于上士。

阅读扶桑镜梦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