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镜梦

〖扶桑镜梦〗

第四十四章 叫不醒装睡的人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其实,以前直秀等人也觉得奇怪:

自从文久二年(1862年)九月底,会津、白主联军入京都后,北地和京都各方人士都有接触,其中最难打交道的,就是公卿、攘夷浪士和僧侣神官。

可按学识教育程度而言,从低到高,应该是百姓、町人、商人和上述这些人,这知书达礼的,反而更难以沟通,这不是奇怪至极吗?

后来总结才发现,这一点也不奇怪:

白主在壬生村附近推广农学和义诊,在京都扶持商家、手工业,又输入有利可图的货物,这得利的是百姓、町人、商人,他们当然好打交道了。

不管从哪方面讲,教育也好,学术也罢,包括经纶、民生等等,扶桑还在痛苦的转变过程中——按大久保利济的话说,那就是“扶桑不过才上路罢了”。

后人评价说幕府保守,但那是与维新成功的新官府相比,从现在看,幕府是铁铁的开国派先锋:

尽管兰学产业发展的缓慢,但毕竟在进步。

当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至于僧侣神官,在别的地方,可能还会因为商业因素,对北地高看一眼,可这是哪里啊,是京都,名宫古剎数不胜数,人家信徒多了,根本不把这点利益放在眼里。

轮到最后的公卿和攘夷浪士,他们的要求更高。

其中,浪士是有些被白主吸引到北地拓荒的,但哪些大半都是走投无路的,可但凡有点本事或者有点声望的,开口不是百石领地起,闭口就是要求重要职位,完全是一群役迷。

可这凭啥啊?白主又不是找爹,因此只能对这些人敬谢不敏。

而公卿呢,大多高高在上。

“把皇帝当作神来对待是不对的,应把他当人来看。”

“必须使国民性情活泼开朗、正大有为,不要使之陷于慷慨悲壮、偏颇奇癖。现在社会上往往以衰世逆境中人为楷模,让年青人效仿。这种作法会留下弊害,与国家今天的繁荣昌盛不相配……”

现在的西园寺,如果知道未来自己会说这些,估计会立马昏倒。

为啥呢?

因为如今的扶桑,除了直秀势力所在的北地,根本就没有这种思想生存的土壤——沙漠里造船,这不是扯淡嘛。

人家对攘夷浪士亲切有加,那是浪士们懂事——恭恭敬敬还听话,而北地这群得了脊柱僵直的,说啥也和这些人无法合拍。

按江藤新平的话说,那就是“公卿以大言欺人,可内里百无是处;而浪士空有一腔热血,但奈何抱残守缺。”

这句话说白了,就是多数公卿、浪士顽固守旧,整天活在自己勾画的天地里,自己把自己激动的不行。

如果从1853年黑船第二次来访算起,虽然至今已经开国十一年过去了,但实际上,尽管扶桑被冲击得摇摇欲坠,但根子里还是老底子在垂死挣扎。

这也没办法,“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嘛。

第四十四章 叫不醒装睡的人 (第1/3页)

在白主给家主茂敏举办的庆生宴上,公卿西园寺借故发难,直秀却一点和他辩论的兴趣都没有。

为啥呢?

虽然西园寺日后是九元老之一,被认为是共治的最后捍卫者,但如今他才十六岁,受学识、阅历所限,别说理解英吉利光荣革新了,恐怕连日后他自己说的话,如今他也无法赞同。

比如以下两句:

阅读扶桑镜梦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