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争大唐

〖龙争大唐〗

第四百九十五章惊人的推测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沉默了良久之后,莫离突地眼睛一亮,潇洒地摇着羽毛扇,笑着说道:殿下莫急,某已知圣意何在了。

李贞站住了脚,偏头一看,见莫离神情轻松自如,似乎不甚担心的样子,心中便是一动,也没急着发问,走回到书桌后,端坐了下来,笑着问道:莫先生既是有了定见,那就为孤解惑一、二好了。

莫离笑了笑,不紧不慢地解释道:呵呵,这主意绝非圣上想出来的,嘿,十有长孙司徒整出来的,左右不过是取舍之道罢了,陛下这是要将治权交给殿下,为防止某些不好的后果发生,总得将殿下手中的军权略略削减一、二罢了,若是某所料不差,此番移民关东之事陛下之心意已决,此事该是着落在殿下头上了罢。

嗯?李贞愣了一下,细细一想,莫离所言似乎有些靠谱须知移民一事牵扯极众,各司衙门全都圈在其中,要想办成此事,非得六部紧密配合不可,主持其事者可是政权在握,若是由房、长孙等宰辅来牵头行事,倒是合适得紧,可若是由李贞这个太子来主持其事,那问题可就出来了,毕竟李贞的身份不同,以太子之尊亲理政局,极可能会造成天有二日之状况,若是李贞起了心,玄武门之变再次上演也不是啥稀罕之事。

莫老弟所言有理,只是依某看来,陛下此举只怕还另有深意,唔,圣躬怕是有些不妥了。始终埋头不语的纳隆突地抬起了头来,面色凝重地插了一句。

什么?饶是李贞素来沉稳过人,乍一听纳隆这话,登时便被吓了一大跳,情不自禁地惊呼了一声,语气间满是惶急之意。

纳隆此言一出,不单李贞吃惊,便是莫离也为之一愣,可很快便醒过了神来,眼中精光闪烁了一下,将手中的羽毛扇往胸口一捂,缓缓地开口道:还是纳兄高明,某竟未算到这一层,不错,正该是如此,陛下这是要借着此番移民对殿下扶上一程了,陛下之愿该是指望着贞观之繁盛能在殿下手中顺利地延续下去罢。

不可能!父皇身子骨好好的,怎可能会有事?李贞来自后世,自是清楚老爷子来日怕是真的不多了,毕竟前世那个时空里,老爷子年仅五旬便即英年早逝了,究其根由就是因为征高句丽不胜而心情郁结,这才导致身体急速地垮了下去,此际老爷子已是四十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叔慢走,本宫不送了。李贞心中有事,自也不会出言挽留李道宗,这便起了身,将李道宗送到了书房门口,待得李道宗去远了之后,这才提高了下声调断喝道:来人,请莫、纳二位先生即刻来书房议事。

书房外侍候着的宦官们全都是机灵之辈,自是早就看出了自家主子的情绪不太对头,一听得李贞发了话,哪敢怠慢,忙不迭地应了诺,飞奔着便往东宫春华门西侧赶了去,不数刻,纳隆与莫离这两大谋士便联袂赶到了。

臣等见过殿下。纳、莫二人一走进书房,便觉得气氛有些个不太对劲,忙正容走上前去,恭敬地按君臣之礼给李贞请安。

二位先生来得正好,都坐下罢,孤今日可是撞到一个好彩头了李贞正在宽敞的书房中焦躁地踱着步,一见到两大谋士进了门,挥了下手,示意两大谋士就坐,而自己却依旧边踱着步,边将下午的事情翔实地解说了一番,末了,恨恨地问了一句道:父皇此是何意?莫非话说到这儿,李贞忽觉不妥,便即停了口,只是苦恼地摇了摇头。

李贞奉旨进宫两大谋士自是都已知晓,原也不以为会有甚了不得的大事,可却没想到短短的半天时间里竟会发生了如此多匪夷所思的事情,饶是二人都是急智过人之辈,却也不由地愣在了当场,一时间都没敢立马下个定论,各自皱着眉头沉思了起来,书房里静悄悄地无一丝的声响,唯有气氛却愈发压抑了起来,大有乌云压城城欲摧之势太子乃是国之储君,说是国之根本也未为不可,除非是皇帝欲换储,否则断无大幅度削减太子权势的事情,可真要换储的话,以李世民之行事风格,也断不会如此孟浪与明目张胆,这里头自是别有蹊跷,只是这个蹊跷是好是坏却是难说得紧了,饶是两大谋士都是才高八斗之辈,却也无法一下子便能摸出其中的根由之所在。

第四百九十五章惊人的推测 (第2/3页)

点了点头,伸手接过了李道宗双手奉上的东西,随意地打开那份名录,大致浏览了一番,却并没有去看那些娟画,随手将小本子与绢画往书桌上一放,笑着道:王叔,且容孤慢慢,过几日再行答复如何?

李贞纳妃子的事情从圣旨下来到如今已过了数日,李世民可是问过几次了,李道宗虽明知李贞对此事不热衷,可职责在身,也只好硬着头皮出言道:这个自然,只是陛下那头催得紧,还请殿下早日定夺,体谅微臣之难处。

李贞眼瞅着这一关实是难以敷衍过去,心中亦是有些子无可奈何,然则此际着实无心情去鉴赏那些美女,略一沉吟之后道:也罢,那就三日罢,三日后本宫着人将名录给王叔送去便是了。

多谢太子殿下成全,微臣告退。见李贞已开了金口,李道宗心里头暗自松了口气,也不敢出言询问李贞究竟遇到了甚难题,忙不迭地便起了身,躬身告退。

阅读龙争大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