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春

〖红楼春〗

番六十二:奉茶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当然了,小十六肯定是占了大便宜。

但这没法子,总要立一个不可动摇的,否则咱们家这么些人,夺嫡起来将会何等惨烈?再牵扯到外家妻族,整个大燕都会因此分崩离析。

所以小十六不在讨论范围内,他命格贵重,会投胎,朕都嫉妒,又能怎么办?

且莫说你们,想想小四十九,还是同一个娘所出,结果等他长大后,所得封国选择的余地都不会太多了。

再往后几代,能得一城之封国都算不错了。

毕竟,骨肉手足中虽有李铭这样性格淡泊乃至柔弱者,但更多的,还是虎狼之辈!

他若是个废物,这些兄弟手足们的心里,只会更不好受。

所以,李銮要努力表现,顿了顿,他沉声道:“父皇,儿臣同意大哥所言,父皇方才之言,最圣明不过。疆域太广,京城又过靠北地,辐射起来着实吃力,合该分两处镇守。只是有一点,儿臣略有不同之愚见……”

“放开了说。”

贾蔷坐于一把楠木椅上,接过一把刚烤的炙香的鹿肉,身边几上又有小炉温清酒,一边吃着烤肉,一边与黛玉等后妃举杯邀饮,好不快活。

李銮道:“父皇,儿臣以为,父皇再不必提传位之言。否则,儿臣岂非无君无父之小人?!

父皇果真想儿臣能多历练,大可以监国之责相赐。

且,岂有以父避子之理?儿臣也断不能见父皇远避万里之遥,为儿臣腾地方。

若如此,儿臣便是十恶不赦的不孝小人,不配为父皇之子!

大哥方才说的极是,朝廷早几年前就已不复有缺粮之危,往后随着藩土、外省的进一步移民开发,粮食之难就会越发罕见。

所以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朝廷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如何归化藩土、外省为本土。

如今的大都,显然已不再是最好的前线。

因为眼下朝廷心腹大患不再是北疆虏贼,而是藩土、外省和西夷!

所以,儿臣愿常驻新城,以新城为陪都,朝廷文武重臣亦皆可移至彼处!

父皇和母后还有诸妃母并七哥等不愿离京的皇兄手足们,留在熟悉的京城最佳。

儿臣再无能,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父皇再镇边关五十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贾蔷闻言,看向李銮,问道:“你大哥的话你可听到了?你怎么说……”又补充了句:“谈及正事,不必避讳太多。”

不然涉及他的生死,李銮断不敢多谈。

有了贾蔷这句话,李銮也不再束缚,他知道有多少兄弟手足羡慕嫉妒他的太子之位。

虽然碍于有圣天子在,或还碍于兄弟情分,无人敢翻浪。

但若表现不好,不能服众,兄弟情分都会受到影响……

李铭闻言,有些惭愧的笑了起来。

大皇子李铮则神情微微肃穆些,他已蹙眉思量了好一阵,待李铭退下后,他上前道:“父皇方才所言着实振聋发聩,目光之长远,儿臣等远不可及。就目前来看,若秦、汉、唐、宋四藩平稳发展五十年,其富强繁荣之盛,未必输于本土。尤其是唐藩,耕田之广,尤在本土之上。秦藩、汉藩之地,也同样肥沃广阔。

这些地,若皆以汉家子弟来耕耘,大燕丁口再翻几番,粮食都吃不完!强大是明眼可预料到的,但如此广阔之疆土,如此繁盛之丁口,再以大都为京,还真未必合适。

疆域太广,一旦有事,鞭长莫及……父皇能镇新城,自可使江山无忧。

但能否形成祖制?”

不过这时,尹子瑜却站了起来,面色肃穆的直视贾蔷。

虽不能言,但行至近前,取木为笔,在地上写下四个大字:

皇上三思!

黛玉沉吟稍许,也还是走至子瑜身边,屈膝福礼道了声:“还请皇上三思!”

随后,宝钗、闫三娘亦是出来,福礼道:“还请皇上三思!”

且不想那么远……对朕而言,能照顾好朕的妻儿子女一世无忧,就足够了!

再往后的烦心事,就靠你们自己来面对了。

如何,可有甚么想法没有?老七?”

李铭忙道:“父皇慈恩如海,儿臣只愿生生世世都有福气,托生为父皇之子!”

贾蔷笑骂一声道:“想的美!朕就不能歇上一二世?”

而在舆图上的此处,竟还书着两个字:新城!

在一片震惊中,贾蔷呵呵笑道:“朕将筑新城于此,立新宫。这是好地方啊,以一支强大的海师,紧锁海路,可确保东土无忧,又紧邻秦藩,南望汉藩、北上唐藩、西出宋藩!朕今年三十余岁,待不惑之年镇于此,少说能再镇三十年,运气好些,再镇五十年就未可知。若能保证这些藩土、外省安稳的移民、繁衍五十年,各地汉家百姓必破千万数,乃至更多!若如此,则江山稳矣,朕此生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而朕和诸后妃们移至此,未成年的皇子们也将移至此,老七,还有一些不好征战沙场的皇子们,你们先随你们兄长一道吃些苦,将封国打下来。总不好他们在前面拼死拼活的征伐,你们在后面坐享其成。这不是喜好不喜好的事,事关品性,朕也不会纵容。

不过,待打下封国后,可交付臣子们治理,你们可移至新城,与朕同享天伦罢。不过将来你们兄弟们一路攻伐天下,打下不亚于大燕的江山,你们莫要自怨自艾。

更不要说,朕厚此薄彼。

平儿面色雪白,也跟着出来,不过没等她们再有动静,贾蔷摆手笑道:“快快起身,朕又没老糊涂,怎会轻易国策?朕是想说,因天家和睦之故,皇儿们难久留京中,可咱们却可常出去嘛。你们且回身……”

劝罢诸后妃,待黛玉、子瑜携手回身后,贾蔷又让牧笛、李春雨取来巨制的大燕舆图。

于空地上摆平后,百余盏玻璃宫灯照的通明。

贾蔷持一梢棒,站在巨幅舆图一角,指着图中一点道:“此刻,咱们一大家子站在这里,京城。而如今大燕的疆土,是这些……”

他用梢棒,划了好大一个半圆。

贾蔷摆了摆手,笑声止,李鋈、李铭也在平儿的催促下起了身,贾蔷与黛玉等道:“开海的事不必多提,自有章程在。不过老七方才说,舍不得离开京城,也不愿离开朕和你们。朕想了想,其实也在理……”

场面一下安静了下去,甚至说,死寂了下来。

唯有篝火堆中木头燃烧的哔啵哔啵声不时炸响,显得十分刺耳。

这一刻,黛玉倒不方便开口了……

为其嫡子,而使得诸骨肉分离,无论如何,她都难言。

“再以此一点,而官天下,朕在时尚可,待朕百年龙御归天后,三代之内必出大乱。”

贾蔷很是冷静的说道。

这话却让后妃们并诸皇子大感不安,贾蔷笑道:“说正事,不必忌讳这些。朕之意,待朕传位太子后,将转移至此处,以督四藩国并诸外省之土!”

贾蔷手中的梢棒划至舆图西南一角,一处小小的原点上。

此处,正是航海要道,马六甲。

番六十二:奉茶 (第2/3页)

儿跪下道:“和母妃,七哥打小善良的连打猎都不忍射杀雀鸟,最是害羞。今儿也是因为七哥为儿臣欢喜,吃了太多酒,又说起开海的事,才说了些醉话。您要怪罪就怪儿臣罢,不过要打骂,还得七哥来扛!”

平儿闻言,随大笑诸人一并笑了起来。

而另一侧,黛玉悄悄看向了面无表情的宝钗,暗中肚皮笑的痛。

打小沉稳大气的宝丫头,生了这么一个活宝儿子,哈!

阅读红楼春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