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578 木墙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根据侯相麟后来的回忆,这些人中的一部分其实是澳洲联邦第一个海外领地里最早的一批居民,后来都变成了新安城的市民,至于丛林和部落,那是再也回不去了,因为这些人再也无法适应丛林部落里的生活了……

就在收容洛卡部落的一个月后,一道绵延两公里的木头栅栏墙在半人高的草丛中竖立了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此,有了这样一群还算可以用的的劳力,加上他的华人和日本跟班们也在不断地进步,侯相麟的日子就稍微轻松了一些,他现在可以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监督工程质量上面,而那些很具体的施工现场管理,包括跟收集石头的部落验收材料和日常的劳动管理等,基本上交给了教给了何四指等几位汉人和倭人负责,他们能跟土人们交流,也有一定的管理经验。

侯相麟给这些管理者们的指示是:既不能让人偷懒,又不要过于催逼土人干活,反正是计件制,有了待遇方面差别,最终会诱使那些愿意多劳多得的人加入到干活的人群里来。

显然,因为留在大棚里的人可以得到相对较好的休息,劳动时间也比只抱着来这里蹭饭目的的人多一些,因此这群人也能比别人多挣几个馒头。

为了鼓励这些人,侯相麟还让属下在每天早上给来干活的人额外供应早餐,因此凡是留在大棚里过夜的人,早上可以多获得一个馒头和一大碗白米粥,所以又过了大约半个月以后,大棚里居然有了三百多人的“常驻人口”。

显然这些人已经渐渐的脱离了部落,脱离了丛林,人们每天专心致志地在工地上干活,以此获得稳定的一日三餐。

578 木墙 (第2/3页)

能达到接近千人,当然这是不久之后的情况。

然而,侯相麟后来企图把大棚分成男营和女营的尝试则完全失败,因为土人们根本不买账,侯相麟也无法区分家庭亲疏,最后只好作罢,他告诉那些维持秩序的士兵们,大棚里只要没有打闹冲突,也就随它去了。

其实还好,大棚里的条件虽然简陋,也很令人担心地处于男女不分的混居状态,但大棚里的居住秩序却相当不错,并没有什么冲突和争斗,也没有偷盗,部落和部落之间,男人和女人之间居然都相安无事,一片和谐。

显然,洛卡找来的部落都是跟自家比较亲近的,但即便是这样,也让侯相麟对土人之间的纯朴风俗感慨良多。

阅读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