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592 建设规划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侯相麟想了想回答说。

“材料还需要继续准备,因为我还想同时开工二号栈桥,我要让这个码头成为整个帝汶岛上最大的码头。”

侯相麟补充道。

说完码头,侯相麟又拿出另外一张手绘的大比例图纸,这是魏鸿带给侯相麟的地图,一份来自红楼电脑资料室的卫星地图平面手绘版。

在地图里,新安城地区方圆四平方公里的地形地貌一目了然。

侯相麟指点着地图对另外两位说,妮可号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显然,侯相麟——这位旧世界的建筑专业人士,也要让这个以自己家乡命名的港口获得这种中心地位。

侯相麟对这个修建计划很有信心,他对两位解释说,如今我们有充足的木料,特别是有来自原始丛林里优良的长度超过十米的红木、黄花梨和乌木,这些木料是造码头的上等材料且数量足够,因此让最困难的打桩作业也变得相对容易一些了,工程的可行性没有问题。

如此大动干戈的第二个原因是,我们不能仅仅依靠那个钢制浮动码头做深水码头,因为那个码头实在不算大,我们要在现有的条件下建设深水码头,这是一个很有必要的开拓性尝试,很值得去做。

魏鸿对侯哥在工程建筑方面表现出来的进取心非常的佩服,他也很理解,其实这就跟自己在军队建设方面的勃勃野心是一样的,因此魏鸿立刻表示,所有建设方案您侯哥说了就算数,咱们什么时候开工?

“一个月以内。”

592 建设规划 (第2/3页)

已经证明,满载的骄傲级帆船想直接且安全地靠上这座码头,栈桥还需要向海里再延伸五米,这样就能保证水深达到四米左右,以后,满载情况下,排水量一千零一百五十吨的骄傲级帆船就能直接靠上码头了。

不过侯相麟却大手笔地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设方案:他决定动用现有的全部劳动力建设这座码头,并挑选水性好的人进行水下作业,他计划让栈桥再向海里延伸十五米,进入到水深十米左右的水域,如此大手笔的目的是要让这个时代所有的船,包括排水量达到两千吨的重型盖伦帆船也能直接靠上码头。

在这个时代的新世界,除了妮可号以外,西班牙大帆船的排水量已经达到了两千吨左右。

然而也正是如此,适合这类帆船靠岸的码头在全球并不多,在整个南洋地区,大概也只有澳门、马尼拉、宿务、巴达维亚等少数港口能停靠这类大帆船,也因此奠定了这些港口在南洋海域的贸易中心地位。

阅读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