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从诗词大会开始

〖巨星从诗词大会开始〗

第199章 受到老外的赞赏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很明显,这期间发生的诸位教授力挺“轴心时代理论”这件事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实,京视新闻联播撰稿人对于青年学者这个词应不应该用在李亦儒身上也叫不准。

你要说可以称李亦儒为学者,但李亦儒从学生到学者这个过程太快了,太简单了,直播的时候随便一谈,嗯,理论!

这学者弄到手里的过程,总让人觉得有些不郑重的感觉。

但要说李亦儒不配拥有学者这个名称,可他的确提出了完整的理论,而且,业界大牛们纷纷力挺啊!

砰砰砰!

家门被敲响了,是隔壁老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紧接着,当天晚上,林峰教授接受了媒体的采访,他高度称赞了“轴心时代理论”,并用“不可思议”“匪夷所思”等词汇,对李亦儒的才华表达了不解和赞赏。

次日,初九,京大史学家王广庆在京城电视台百家讲坛中,提到了“轴心时代”学说,虽然不置褒贬,但是随着节目的播出,大众们明白了一个事实,不管“轴心时代理论”是否正确,它一定非常重磅。

轴心时代理论,再次夺回热搜榜榜首位置,由于各位大咖的支持,李亦儒的学术水平,渐渐被大众接受并认知。

大众之前一直被李亦儒的才华所震撼,但并不认为李亦儒有太高深的学术水平。这是两个概念。

后出师表伪作论,打开了大众对李亦儒新的认知,而“轴心时代理论”,则将“学术明星李亦儒”的大众认可度,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说句难听的,有几个学者发表观点,能得到那么多学界大牛鼎力支持的?这么看的话,李亦儒不仅仅配得上学者这个词,而且还得是顶尖学者。

因为出国考察学习,撰稿人于是毫不犹豫地就把学者这个词安在了李亦儒的头上,毕竟这是咱高考教育体制下培育出来的优秀人物啊!这个值得细品啊!

这段新闻播完之后,李爸连忙打开电脑,搜索了一下学者的定义:

学者,属于社会学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区分。广义的“学者”:系指具有一定学识水平、能在相关领域表达思想、提出见解的人。狭义“学者”:指专门从事某种学术体系研究的人。

李爸想了想,嗯,儿子配得上这个称号!

李妈瞬间怔在了原地:“礼物?”

李爸也是一声惊呼:“青年学者?”

父母的关注点果然不一样。

“我儿子真的成为学者了?”李爸有些恍惚,毕竟学者这个词,特别高大上,而且来得太突然。

初二那天,新闻联播介绍李亦儒的时候,还用18岁的学生代表来描述李亦儒,可短短不到两周的时间,这次再描述李亦儒的时候,就用了“青年学者”这个称呼。

学界各专业人士,很快对轴心时代理论给出了清晰地认识,有肯定的声音,同时也意味着必然有争议,但是相对而言,肯定的声音更多。

轴心时代的理论,渐渐站稳了脚跟。

而真正让李亦儒从国学明星转型到学术明星的关键时间点,是正月十五这天!

新闻联播在李家从来没这么受欢迎过,亲人们已经回到了商海市,李妈也荣归自家,不过这段时间,每天晚上7点整,大家准时收看新闻联播。

在初二晚上进行了报导外,之后的日子再无相关报导,终于在正月十五最后一站瑞士站的时候,新闻联播进行了收官报导。

在热潮即将退去的时候,终于有权威教授站出来,点评这件事了。

这篇长微博一发,富旦大学历史系的王教授、毕教授也紧跟着发表了自己的态度。

王教授微博:“轴心时代理论的提出,对人类思想发展在历史和地区的背景下给予了一种全新的理解”

毕教授:“思考宏大,又很细致,轴心时代理论的提出,将会是学界的一个新的课题”

连续好几位教授突然发声,尤其是著名史学家林峰教授的支持,一时间将“轴心时代”的热度再次提高了起来。

李爸李妈凑在电视前紧张地看着,生怕错过每一帧画面,可是迟迟没出现儿子的画面。

李亦儒终于出现了。

电视画面中,就听大领导跟瑞士某领导亲切地介绍:“这是我们国家非常年轻的一位学者。”

就见某领导面色一惊,仿佛不敢置信。

紧接着,画面一转,新闻联播主持人又道:“下午的行程,考察团一行在的陪同下参观了瑞士的宝玑总部,宝玑总裁马克海耶克对我国青年学者李亦儒大加赞赏,并赠送礼物”

第199章 受到老外的赞赏 (第2/3页)

榜第16位了,眼看着就成为过去式了。可就在这天早晨,富旦大学历史学家林峰的实名认证微博,并发表了一篇长微博。

标题:李亦儒轴心时代理论的重要意义、以及研究方向。

重要意义?

这四个字,直接就让网友们为之一颤!

阅读巨星从诗词大会开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