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万万年

〖大秦万万年〗

26棉花和玉米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当日傍晚,一队轻骑已经从咸阳宫出发,直出北门,日夜兼程北上。这队人马,正是秦王派往上郡的使者,由秦王的郎官组成,为首的是一个风度翩翩的二十出头英俊少年,假上将军王翦之孙,步军主将王贲之子王离。

郎官在秦国绝对是让人眼红的职业,表面上是保护秦王的卫队,实际上是王公贵族世家功臣子弟步入仕途的捷径,也有一部份是在军队中表现出众的平民子弟,被秦王亲自选为郎官。被选为郎官后少则数月,多则三五年,秦王会根据每个人的才干大小赐于不同爵位。再派往各地方或年队担任官吏、军吏。如:蒙恬、蒙毅、李由、李信等都有当郎官的经历。

王离十七岁就入宫当郎官,现在二十出头就已经是六级官大夫爵,还当了郎官书令使。经常以秦王使者的身份到各地宣读王书。

这次接到秦王命令,带着二十位郎卫连夜出发,两日不到使到了大营城黑山的幕府。

秦王的使者到来,怎敢怠慢,蒙恬带着黑山等到门口迎接。幕府门口,来了二十骑,刚刚下马,个个使劲跺跺酸麻的双脚,抖掉身上的雪花,二十匹高头大马,已经被幕府值勤军士接过,每一匹都大汗淋漓。二十名军士,个个衣甲鲜亮,身披贵重的貂皮披风,虽然个个风尘仆仆、略显疲惫,但约仍然英气逼人,脸上傲气十足。幕府门口站岗的军卒和他们一比,简直就是一群叫花子!

蒙恬带着众人到门口,肃立躬身,双手一拱说道:“假上将军蒙恬,拜见秦王特使!”

“上将军数月未见,别来无恙!进幕府再叙旧,有王书要宣!”说话的白面年轻人正是王离。

蒙恬带着众人,众星捧月地簇拥者,王离走进幕府。王离站在大厅中间,傲气十足。蒙恬带着众人肃立躬身行礼,道:“假上将军蒙恬,恭请王使宣读王书!”

李斯见秦王偏向尉缭王绾,脑筋一转,说道:“一策于秦最有利,代价最小。雁、代百姓惨遭匈奴劫掠后,秦国再以雷霆之势扫灭匈奴,雁、代百姓必感恩戴德。若用二策,秦国要付出大代价,直面匈奴兵锋,且赵地百姓却不知秦是为他们挡住灾祸!得不偿失也!”

王绾作为儒家学派的他素与法家的李斯政见多有不和。听了李斯的话,立刻反对说:“秦王既胸怀天下,当视六国子民为大秦子民。臣以为,可速派间人到九原、云中、雁门、代四郡,将匈奴举兵来袭散播开来。再令地广人稀的上郡、北地郡全力收留逃亡过来的赵民。待与匈奴决战时机成熟后,再派人到赵国四郡宣传秦王仁德,不忍四郡百姓命丧匈奴铁蹄下,决定举全国之兵与匈奴对决。再令行人属出使五国,邀五国派出观察使团到战地观战!如此一战,既尽得边地民心,又震慑五国君臣。

秦王听了王绾之言大喜,赞道:“丞相、国尉皆有胸怀天下之胸襟,大秦之幸也。就取第二策,国尉负责拟定北上之兵、将,招募新兵、民夫等事;丞相负责粮草辎重调配,北方苦寒,每名士兵每日一碗烈酒不可少。顿弱负责派人入赵国北方四郡大力宣传,特别是九原、云中两郡,必须让两郡百姓们知道,撤向秦国北地郡、上郡才是最安全的选择。还要安抚好进入两郡的赵人。即日起迁入两郡的赵国丁壮一律赐爵一级,若全家迁来赠住房、农具外加地三顷。传书姚贾,令其出使五国,无论用什么办法,必须保证五国在大破匈奴前不会与秦国开战。”

就在秦王书房内,半小时不到就决定了匈奴与赵国的命运。秦王当场拍板对匈奴与赵国的大策,并安排好各位大臣的职责。

李斯走出秦王书房时,内心很不是滋味!不仅是进言未被采用,更是如此举国大战再即,大臣各有职责,唯有他,秦王未安排任何事给他。

26棉花和玉米 (第3/3页)

杨端和、樊于期退还部分新攻下的县城,构筑防线,据险固守。匈奴无利可图必转向进攻赵国代郡、雁门郡,赵国见南边秦军只守不攻,必调李牧边军北拒匈奴。待两边皆疲惫,再遣蒙恬率精锐三十万,与匈奴决战,一战可胜。再率胜利之师由北向南攻赵,再以王翦率大军山三川郡直逼邯郸城,南北夹攻赵国必亡。如此大秦可名利双收也。只是赵国雁、代两郡百姓必匈奴遭屠戮!”

“国尉果然见识超群,此策甚善!”秦王大加赞赏,“愿闻其二!”

“二策是臣赞同王丞相之言,秦欲一天下,先以天下为已任,匈奴横扫西域数十国,所过之处,人畜无生,其爆行令人发指。今匈奴举兵三四十万南下,兵锋正盛。而北边三国中,赵燕两弱唯秦独强,秦当以守护华夏为已任,征招举国丁壮,暂停对赵用兵,全面固守,再调二十万精锐北上由蒙恬统领。老将王翦领军十万精锐坐镇三川郡,关东诸国必不敢轻举妄动。再令蒙恬出精兵四十万与匈奴决战,若能一战而灭匈奴主力,不仅可保二十年内无边患,可解后顾之忧,亦可威镇列国。到时南北两路夹攻赵,再南下魏齐楚。天下统一指日可待。”尉缭子慷慨激昂地说着,两只眼睛直盯着秦王,他想看看秦王有何反应。

秦王听完尉缭子的话,在书房中来回踱步,沉思着,自言自语道:“秦欲一天下,先以天下为已任……”

阅读大秦万万年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