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天师领我去降蛊

〖美女天师领我去降蛊〗

第3章 天琴的前世今生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想想,二十排坟墓,那就是二十代人,如果一代人平均寿命五十岁的话,那不就是一千年了?当然,我们屯没有那么长的历史,不过,这个不矛盾。祖上的先人们肯定是在边境一带多次迁移,住过各种不同的地方。不过,我们祖坟风水太好了,不管迁居到哪里,死后都还是葬回那个地方,毕竟有一个巨大的山塘,又是背靠大山,恐怕在边境一带去哪儿都找不到那么好的风水宝地啊!”

韦小棠又说,古式天琴有拆装式和固定式两种,纯属手工制作。拆装式天琴由琴筒、琴头及三节琴杆组成,为五节,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也有的说代表福、寿、财、安、康。是为了方便演奏者外出携带而设计的。固定式天琴由琴筒、琴头、琴轴、琴面、琴弦和琴码组成。我们这把天琴应该属于固定式的。

韦小棠还说了他在老家宁州听到的关于天琴的一些传说。

很久以前,左江一带连续三年大旱灾,河流干涸,田地无法耕种。山上的野果摘完了,田野的野菜挖光了,最后连树叶树皮也啃光了……危难中,有个老妇人为拯救自己的同胞,在“神龙洞”里三天三夜长跪不起,口念着心语,向苍天祈求雨降人间,拯救生灵。第三天夜里,老妇人昏倒在洞里。昏迷中,他看见一位老仙翁腾云驾雾向她飘然而至。他解下腰中葫芦,放下手中寿杖,拔下两根银色的胡须对她说,以老翁万年之葫芦,千年之寿杖,百年之胡须做个“鼎叮”,手弹着它,口念着心语,一切会如愿以偿……

老妇人醒来,果真看到老仙翁留下的那“三宝”,便按他的提示做成了“鼎叮”。半信半疑的她边弹

第3章 天琴的前世今生 (第2/3页)

材,是广西四大铁木之一,国家二级保护珍贵树种。枧木的木材色泽红润,不弯曲,不开裂,耐水耐腐,是高级的优质木材。枧木的纹理还有一个独特的特点,在树木的横断面上,年轮一边宽一边窄,形状酷似蚬壳上的纹理。

“你看看,这个琴筒,显然是用整根铁力木做的,把木头中间掏空,挖成一个圆孔后,做行琴筒,虽然年份久远,可还十分结实,你再看看琴筒四周,刻有许多图象,有的象一个人双臂平伸,有的又曲肘上举,有的双腿叉开,有的屈膝半蹲。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压根就是天书。

我老家族人有的说,这可能是古代的壮文字,但没有人读懂。你可能也知道现在流行的壮文跟古壮文完成不一样,好像是26个英文字母,听说是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后,觉得壮族没有文字那可不好,这才叫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创建壮文字,到1962年弄出了壮文字,就是现在广西壮文报上用的那些,好像是26个字母再加一点音调的。中央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都开有壮文系。琴底这一行古壮文,将来有机会我要考证到底是什么意思。听说有一本古壮文典籍叫什么《庅兵布洛陀》词汇研究,有机会我一定找来看看,琴底这行古壮文字会不会是一句咒语或是什么法术密语或其他什么的呢?这个谜很有必要解开。

“这把琴,年份非常非常久远,我估计不少于一千年。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是这样推断,首先宁州历史悠久。古属骆越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秦于南越之地置桂林郡、南海郡、象郡三郡,宁州属象郡辖地。到了唐武德四年也即公元621年建宁州县,此为宁州县建制的开始。这就说早在三千多年前,壮族先民骆越人便在宁州繁衍生息。其次,从我们祖坟排列来看,这把琴也不少于一千年。我们祖坟前面是一个巨大的山塘,背靠一座大山。葬祖坟时都是从山塘边往山上移,也就是说最早最早的先人葬在靠近山塘边,晚一辈的,就葬在第二排,再晚一辈的,在第三排,依次往山上葬。我当时认真数过,总共有二十排坟墓,而两把琴就是在靠近山塘边的第一排的一个可能是用糯米饭砌成的大坟墓里挖出来的。

阅读美女天师领我去降蛊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