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论今话天下

〖谈古论今话天下〗

《古希腊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差异》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观以为道。

在老子看来,道是不可说的。你说得清的,就不是道。

道可道=道中有道,非常道=不是一般的道。名可名=很难给“道”命名。非常

名=这个“名”不一般,观以为道=勉强称它为“道”。看见没??——老子的道,很难界定。哈哈 哈哈!

老子的道,确实存在,只是没有办法给它定性。

不过、老子对哲学理性的探索,只停在了“悟道”这里。重点是“老子在理性思维这里,没有进一步的积累”。就是说:老子对“理”的探索,没有进一步扎根。此时感性思维占主导,理性思维其次,理性越来越“弱”。

从老子而言,哲学就停止在了感性思维这里(悟道),而“理性思维呢?没有积累”。

墨家的墨翟,是比较重“理”的。墨家是以“理”为根基,墨家“理性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积累了很多技术和经验。但是墨家衰落了!理性思维、从此淡出于世。

儒家是不讲“理”的,儒家讲“礼”。此礼非彼“理”;注意! 儒家又是效命于皇权,“礼”的建树也不高。——此礼非彼“理”。

儒家毁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根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中国古代哲学的探索氛围,从此消失……

何永旗弟兄语:道“只可意会,不能言传。”你可以感受“道”的作为,道无所不在,它就在你的身边,你可以感受“道”。它是真实的。

老子的哲学思想体系,基本就是这样展开的:观察……启发……悟道……得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子,好像找到了真理的答案,假如他没找到?——那他肯定会一直找下去,一直往下继续扎根。

可是…没有,老子停留在了悟道这里(状态中)。

老子在解释“道”,道是什么呢?

是不是“天”?——天地运行的法则?

“道”是什么呢??

这个“消失”,不是指完全消失,是指“淡出于世”。就是说:成了边缘人物。中国古代、哲学的探索,就此覆灭!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启蒙,他的思想呢?——慢慢的,被后人弄成了道教,注意!这跟越来越跟“理”不沾边了。

老子的道,是哲学的启蒙!但他只停留在了“悟道”这个层面。悟道、是感性的思维在探索“理”,“理”就是规律,万物生长的规律。但是老子,就只停留在了感性思维的“悟道”,这个层面;在理性思维上,没有继续往下扎。

这也可以解释一个现象:为什么老子的“道”,被老子的后世(学生),给弄成了“道教”??——重要原因是:“老子是哲学的启蒙!”他停留在了、感性思维探寻“理”的这个状态。理性思维、老子没有继续往下扎根,停留在了感性思维的状态中……

总结:老子的哲学地位,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地位,基本同等。只是,苏格拉底“理性”思维占了主导,老子停留在了感性思维中。

注意!老子与苏格拉底,两人都在探寻真理。他们的“起点”,都是感性思维这条线!所不同的,是苏格拉底的思想“理性”占了主导。老子呢?老子停留在了,感性思维这个层面。这就是中国古代哲学,与古希腊哲学的不同之处(分界线)。

你对古希腊哲学的剖析,“点”到了;你说他们重视“理”,这是对的。只是你在“理”上,没有往下“扎”(感性占主导,理性其次)。

古希腊哲学,感性大于理性的思维方式、只在苏格拉底这里出现。苏格拉底越往后,感性的东西,就一步一步的被剥离了。从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是感性被剥离的过程。此时理性逐步占了主导。感性的东西,在一步步的消失,最终:理性思维、成为根基。

希腊哲学凸显在“理”(理性的逻辑思维),它是逐步建立的过程。

中国古代哲学呢?大部分以感性思维居多。“悟道”,是感性思维在探索“理”。悟道、就是探寻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这是在探索“理”。中国古代哲学,我认为:建树比较高的,就这么几位;

老子当然是占主导的,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启蒙者。

这会产生一个现象:古希腊哲学重在“理”,理性的逻辑思维“探索”。当理性的逻辑思维,占了主导?那么它就有了积累。而且这些积累,还是在理性思维之下,得出的“成果”。

来个幽默的说法:中国古代的哲学,还在做梦!古希腊哲学呢?在理想当中。做梦VS理想,哪个更趋于“理性”??——这就是中国古代哲学,与古希腊哲学的差距、分界线。

理性逻辑思维,占了主导的古希腊,他的技术,工艺,经验,等等在不断积累当中;因为理性思维,它的脉络更清晰!有迹可循。可以被反复验算,也可以被记录。就像数学题一样,乘法可以被除法来验算,验算什么?它的正确性。因为它是理性的,有迹可循!

中国古代哲学呢?感性思维占主导;它只停留在了、探寻真理这个状态中。导致:它只是一棵树,没果子的“树”。

假如哲学是一棵树;在古希腊的树上,结出了零星的果子(启蒙阶段);中国古代哲学这棵树呢?只是一棵树而已,没结果子(启蒙阶段)。

《古希腊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差异》 (第1/3页)

《古希腊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差异》

【作者何永旗】

嗯,感谢您的解答!

我也想对你的解答,做个点评!总体而言,答的还算可以,属于中等水平。基本上还是靠谱!

阅读谈古论今话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