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室演义

〖唐室演义〗

第二十三回 卧虎山义结金兰 走剑道诛李天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复三拜王氏,王氏落喜悦之泪,祝曰:“愿兄弟情义,坚如铁石,无坚不摧、共享荣华富贵。”

诸将谢之。

诗曰:

君子之交淡如水,壮士义重如盘石。

人生知己须尽欢,刀山火海共扶志。

却说正阳护王氏南行,一日入蜀境,走剑阁。

李天锡欲除正阳,一路无良计,眼见至成都有日,甚急。

人马入蜀地,李天锡观其山高路险,得一计策,传令副将范质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秦极诸将立山路,遥望之。

徐美祖曰:“大哥,不必伤怀,不久复可见也。”

诸将目送车马,隐没不见,方归山。

送君终须有一别,花开结果还复来。

举目遥望背影远,烟雾重叠飘渺峰。

把酒畅言,大醉方休。如此连饮三日而止。正阳领张桓楚下山,护王氏行往成都。诸将送至山下,随行三里,正阳止车驾,辞之。

徐美祖曰:“南下便入川地,路无截兵,可直入成都也。”

秦极握正阳之手曰:“二弟此去不知何日,再睹尊颜也。”

正阳曰:“后会有期,若不亲至,必遣书信也。”

诸将行辞礼。正阳使李天锡,起驾南行。

遂解百姓之苦,打下李唐江山,还黎民百姓,太平盛世。

秦琼保李氏非私,实忠于百姓,孝之老母。

乃天下英雄也。

今天下藩王割据,内有奸臣,中原百姓,有刀枪之危,水火之劫。

将军为私怨,而弃大义,占山为贼,落草为蔻,不忠不义,岂非辱没先人之志乎?”

东周礼乱列国起,文臣武将徒奔走。

秦汉逐鹿群雄出,兵戈纷争归一统。

王氏退后室。

诸将复位饮酒,正阳持秦极、徐美祖于左右,三人惺惺相惜,把盏狂饮,深以为,相见恨晚也。

诸将高谈阔论,天涯之远近,海角之宽窄,山水之美色,百花之娇艳,日月之轮回,时运之来往,英雄之忠义,小人之奸诈。

王氏笑曰:“若众将所望,乃母亲万分愿意。”

秦极、徐美祖诸人起身,立正阳两侧,曰:“世子不弃吾等愚昧,小将敢不从命。”

逐设香案,祭告天地。依年龄大小列位,长兄秦极二十二岁、二弟正阳二十一、三弟段风烈二十岁、四弟徐美祖十九虽、五弟程虎十七岁、六弟张桓楚十四岁。

刀割中指,酒中滴血,共饮血酒,跪拜天地。

起誓曰:“同生死,共患难,匡扶唐室,解救黎民之苦,若违此愿,天诛地灭。”

秦极闻正阳一番言语,豁然顿悟,下马拜正阳马前曰:“收教之。”遂正阳引见王氏,诸将一一报家门,拜之。

百花芳菲飘满香,龙虎相聚英雄会。

青山绿水笑春风,烟雨飘渺谈古今。

王氏落泪上前,扶秦极几人,谓曰:“吾未想,今生得见,红门诸将,真乃天赐厚恩,唐室江山可保也。”

秦极复请曰:“王妃若不思山寨简陋、上山就席,小将略效地主之意。”

秦极曰:“何也?”

正阳曰:“今宣王仁义君子,我母贤德誉世。几位将军,有屠龙擒虎之技,何不辅佐明君,安邦定国,光复祖姓。蟒袍玉带,位极王侯,不枉男儿,来世一凿也。”

秦极曰:“我等喜自由耳、无心知君,一介草民,不暗国事矣。况李氏酒色之辈,反复无常,只见胭脂之色,何顾流血之功。自古狡兔死,走狗烹。岂知闲云野鹤之欢也。”

正阳曰:“将军自言,秦孝府后人,吾未见也。

昔日秦琼瓦岗聚天下英雄,结拜立誓。

王氏曰:“劳将军也。”遂正阳使李天锡,留山下守兵,李天锡除正阳未成,反得了虎将数名,心恨不得食肉而面不露异色也。

正阳携众人登山,入白虎寨,请王氏上坐,两侧,正阳、秦极诸将,依次落坐。

诸将举杯敬王氏,曰:“愿王妃玉颜恒久,福寿安康。”

王氏喜曰:“谢诸将之美意。”

举杯而饮。正阳起身行礼,谓王氏曰:“孩儿于诸将,一见如故,志同道合,有心结金兰之义,母亲之意何如?”

第二十三回 卧虎山义结金兰 走剑道诛李天 (第2/3页)

已许诺正阳兄长,护王妃入成都也,待送入成都,小弟复来会诸兄长也。”

正阳谓秦极曰:“诸将乃名家之后,将门子弟,何故占山为王,截道为逆也?”

秦极曰:“虽卖路,亦不取无义之财,劫富济贫耳。唐王不明,故我等不愿效力,隐居高山也。将军自便,告辞。”

秦极言毕,调马欲收兵回山。正阳曰:“将军且慢。”

阅读唐室演义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