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内卫

〖大周内卫〗

第122章 马背后的杏花黄裙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禄东山从袖口抽出事先准备好的圣旨,在年轻天子的眼神示意下,他高声道:“杨烈臣、童言海守住渝州,功不可没,保存大周颜面,特封杨烈臣为颍川郡节度使,童言海为颍川郡太守,即日起全城退居颍川郡,因杨、童二人不在朝中,特请楚祭酒代领。”

楚汉林走出,跪地接旨,随后他刚要转身回去,禄东山轻声笑道,“楚祭酒,那么着急做什么,还没说完呢。”

紧接着禄东山又道:“楚汉林听旨,因楚祭酒在国子监兢兢业业二十年,为大周输送人才数不胜数,各地勤政官员皆出国子监楚汉林门下,朕盛感恩情,特升楚汉林为内阁大学士,从今往后,秉承天子意旨,掌管机要,起草诏书,发布天子诏令及政令。”

楚汉林愣愣出神,在国子监辛苦二十年,一朝得势,直入青云!

禄东山善意提醒道:“楚学士,还不接旨?”

李如是缓缓走下龙椅,他声音回荡在整个武英殿,“你们知道吗,朕从来都不怕南朝、西蜀霍乱,因为大周有最好的步卒,最好的骑卒,最好的水军,最好的军伍!朕怕的是咱们脚下——”

楚汉林这才惊醒,他跪地高呼:“微臣,谢主隆恩!”

李如是笑道:“以后楚老先生可要多帮衬着朕。”

这位在国子监不求名利,不与人争的老人,终于在此时得到了重用,他叩头道:“臣能与陛下共同起书,感激涕零!”

这时的朝堂,比之先前,多了几分莫名的趣味,几家欢喜几家愁,年轻天子深深地看了一眼堂下朝臣,这里头还有几位身居高位却无才学之人。

但是李如是不急,他心里很清楚,给这个朝堂拔刺就是给天下拔刺,扎入心中的刺要慢慢的取出,如果一开始就手下不留情,恐怕会适得其反,加大伤势,要慢慢下药,一步一步的来。

王前听听到皇上喊他,他猛然转头,“臣在。”

“你退下吧。”

王前听神采奕奕的出面,又失魂落魄的回到队列当中。

宋嵘不用天子发话,自行站了回去,从他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他依旧是在闭目养神。

李如是还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笑道:“从王仆射的启奏上,朕才有所思,圣旨稍后再颁发,禄公公,你去把那两道拿来。”

李如是站起身来,“诸位爱卿,还有事启奏吗?”

堂下王公大臣全数跪下,准备恭送天子,可是众人却迟迟听不到那句“无事退朝”。

以往的这个时候,天子起身,禄东山也应该高喊一声“今日早朝结束,退朝”,可这时的他眼观鼻口观心,静静地站在龙椅之下。

张玄林深埋在手掌的脸上,有几分莫名的意味,看来真正的好戏,就要来了。

年轻天子面无表情,又环视一圈将头颅深深埋下的大臣,他轻声开口道:“你们无事了,可朕有事,朕先前所做之事,有愧于大周,有愧于先祖,有愧于黎明百姓,以致那所谓南朝日益猖獗,又有西蜀新生叛乱,所以朕早早决定,一定要洗心革面重理朝事,但是,朕这段时间好好看奏折,好好看国事的时候,却发现咱们大周的疆土上,竟然有不少窟窿。”

第122章 马背后的杏花黄裙 (第3/3页)

官位,陛下这么给他就是直言不讳了,你宋嵘想从兵部拿什么就拿什么。

妥妥的升任!连暗贬都算不上。

王前听也是一脸的不敢相信,他侧目看向刘飞义,这个前任尚书眼中尽是落寞,好像一时间老了十岁都不止。

“王仆射。”

阅读大周内卫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