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大相公

〖南宋大相公〗

第四九八章 危急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虽然这种造桥的方式很是先进,但是进度却并不快。一千工兵已经卯足了劲干活,但是赵祁年还是嫌慢,不断的催促加快进度。因为赵祁年知道,八字军很快就要到来,趁着他们尚处于混乱调兵的时候最好能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祁年下令:“不要理他们,工兵立刻开始搭桥。”

一千工兵早已经将所有的材料搬运到崖壁旁,准备工作早已做好。听得赵祁年下令,他们立刻开始行动。

工兵搭桥的方式是专业的,只要有材料,他们可以凌空造出桥来,而无需泅渡到对岸拉起绳索。工兵在对岸竖起了原木捆绑的三角支架。长达六七丈高的原木支架被栽在地上,中间粗大的原木横梁上悬挂铁滑轮绳索,连接绞盘,由五十多名强壮的士兵进行操作。

办法便是,用滑轮牵引住往前一步步延伸的桥面,每多加三尺,便在三角支架上系上一根绳索牢牢固定住,这样可保证桥面不会坠落。每一块桥面都宽逾丈许的木板模块,下方加了米字型的硬木加固,每一块桥板之间都用铁钩索勾连在一起。前方铺设,后方以原木交错加固。这种快速的凌空造桥的办法,大宋早已有之。当年汴梁城破,金人除了将二圣和大量朝臣皇族嫔妃帝姬和金银财宝掳走之外,还将城中大量的工匠掳走,这种精细的造桥技术也被金人所学会,并且成功的运用到了军事之上。

当然,这种桥不能太长,否则无法搭建起来,但整个峡谷宽度不过二十丈,靠着高大的三角原木支架和几座绞盘拉扯的力道是足够支撑的。只要到了对岸,便可以在对岸崖壁上生根,从对岸再拉粗绳索拉扯平衡。最后建成的桥梁类似乎后世的斜拉索大桥的样式。只不过最终成型的还是索道木桥罢了。

第四九八章 危急 (第2/3页)

“都要当心,我希望战斗结束,我们都能活着。我去了。”

张若梅迅速召集五百名士兵撤离东崖,将三百名本来无需上战场的女营士兵也带上,总共八百人。好在崖下准备了许多马拉雪橇。三匹战马拉的雪橇可以乘坐十五六个人,雪橇数量虽不够,但张若梅带着三百弓箭手先去拒敌,其余人等先往北崖方向跑步,等雪橇到了回头再接。

往北边崖壁处有近八里的路程,张若梅心急如焚,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北崖上去。但她心里也明白,这么点人手恐怕根本不足以抵挡敌人。但此时此刻又想那些做什么呢?大不了和敌人死战,和大营共存亡,去泉下找自己的哥哥去罢了。站在雪橇上,飞溅的雪沫打在脸上,冷风嗖嗖的抽打着张若梅的脸,张若梅此刻觉得自己孤独无比,寒冷无比。哥哥死后,她似乎成了这世上再也无人庇佑的可怜之人了。

北崖对岸,火把的光亮如白昼,密如繁星。赵祁年率一万五千兵马抵达此处已经快一个时辰了。对面崖壁上虽有烽火滚滚燃起示警,但是很明显没有多少兵马防守,上面只有不到十余人在虚张声势,朝着这边零星的射着箭。

阅读南宋大相公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