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

〖春秋大领主〗

第452章:一直在领先的阴氏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俺的先辈经历多少艰辛,又是经过何等困难的斩荆披靡,才能让俺过上今天这种好日子?

一帮祖辈没什么功劳和建设的家伙,凭什么能有俺这样的待遇!

如果什么都不干就能过上好日子,谁特么乐意去抛头颅洒热血,一块等着天上掉馅饼算球啦!

能说这种心态是错的吗?好像也不能。

投胎是一种技术活,生在什么家庭,起步优渥或艰难,对一个人的人生有影响,并且极大。

梁兴讲一句。

学生跟着复读一遍。

每一名学生前面还有一个放着细沙子的小木框,他们手里又拿着一根小木棍。

读书就读书,自然不可能做什么摇头晃脑的举动。

话说,一边读一边摇头晃脑,是颈椎有毛病,还是在活跃脑浆?

关键是,生活优渥的那些家庭,他们并不是一开始就那样,也是祖辈有过努力和奋斗。

好日子真的不是人在家中坐,等着老天爷的赏赐,需要的是依靠自己去争取。

当然,有些时候不是光凭努力就能获得回报,看的是社会现状了。

不知道是事情不够重要,还是没有那么紧急,葛存并没有第一时间打扰吕武对学社的视察。

这里的学生有五十六名,其中包括吕武的四个儿子。

很残酷的事实还有一个,能够名列“达者”,也就是有名有份的七十二名弟子,不是那些当“背景墙”的三千弟子,无一例外都不用为了吃饭而困扰。

另有一个更加残酷的事实,七十二名正式弟子之中,绝大多数本身是一名贵族,又或是贵族的后裔。

那并不是至圣先师想搞歧视,只是资源占有率带来的一种现状。

在历史学家认为学习氛围最好的宋代,想学习的门槛已经低到不行,绝大多数人还被挡在知识大门的门外,追其原因正是需要先保证生存,再来谈学习这种伟大的追求。

在当前时代,吕武敢不看身份和出身都收起来教育,不用管财力能不能承受得住,首先要造反的就是阴氏的一帮家臣以及“士”阶层。

他们占有的资源包括四间学社,一片寝房区,一个大操场,活动区域按面积计算约有百亩。

在师资方面,留守“阴”地的家臣得空会过来教学,吕武有时候也会亲自过来讲课,等于说并没有固定的教室。

这个并不是吕武不重视学社,只能说是当代的条件不允许。

拿家臣来说,他们更愿意拿有限的时间去建功立业,为自家的子孙挣下一个正式的贵族身份和大大的家业。

“或许需要让教学也归入记功?”吕武看的是梁兴在教《诗经》。

第452章:一直在领先的阴氏 (第2/3页)

家臣的子嗣,少部分则是立有大功的“士”。

并不是吕武不愿意收更多的学生,纯纯是一些界线不能一下子打破,需要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

拿还没有出生的至圣先师来作例子,他的有教无类其实也是经过一层层甄选的。

三千弟子之中,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有恒产的人,区别是这些人足够富有以及不够富有。这个也是他们有条件进行学习的前置条件,要不连拜师需要的“束脩”都置办不起。

阅读春秋大领主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