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改革家

〖战国改革家〗

第207章 新的难题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结果这一次莫名其妙的突然转过了弯儿,虽然有自打自脸的嫌疑,但既然主上有唾面自干的觉悟,大家正是求之不得。

结果这次,大家真正的感觉到了赵兴的哪里不对了,因为这些的目的,一个是储备备战,一个是抬高价格,拉动市场经济,其实,是人为的抬高收购百姓手中粮食。

“不过我依旧拒绝执行,从百姓手中直接收取粮食的赋税政策,我们要在这一点上杜绝浪费和盘剥的可能,我们依旧在百姓的手中收取钱。然后,我们在各地主要的城市,设立平仓,然后我们蹲点儿定价收购,我管这个政策叫做市场保护价。在丰收的时节,我们高于市场价格,收购百姓手中的谷物,而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我们再适当的放出一批粮食,平抑物价,然后保证各个仓库有足额的战争储备。”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半法,但同时大家也听到了战争两个字,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初,这些官员并不是没有向赵兴提过建立自己的粮食储备制度,同时一个个都搬出《礼记》来说服这个主上。

结果赵兴的理念却和他们大大的跨越。他的理念就是藏富于民,既然藏富于民,藏什么?按照这个年代的财富代表,那就是粮食。

赵兴就和他们辩驳说,将粮食存储在百姓自己的手中,他们会更加精心的保管,同时节省下了政府的额外经济开销。

若论诡辩,在这个年代,还真没有几个是赵兴的对手,即便是那些纵横家也不能比拟。

所以那一场辩论就以赵兴的完胜而结束。虽然辩论失败的官员们,最终认同了主上的观点作法,虽然感觉哪里还是有什么不妥,但赵兴的领地赵兴做主,大家既然辩论不过,那也就只能认同。

第207章 新的难题 (第1/3页)

赵兴在粮食上的改革,其实不是改革,原则上叫倒退。

那就是推行国家储备制度,在各地,尤其是代邑设立储备粮仓。

周朝已经有粮仓的储备制度了,《礼记》上说,丰年不者,四年不位,国无九年之储,则不足,六年不储曰急,三年不储则国不国而亡。可见周人对粮食的储备多么的重视。

对于主上封君突然又要储存粮食了,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欢欣鼓舞了。

阅读战国改革家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