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一道

〖诸天一道〗

第7章 一场对话,长安闭眼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然后,书院教习开始点名。

“谢承运,王颖,宁缺,陈思邈,何应钦……到术科房报道。”

书院教习点名七个人。

这七个人很快都一起离去。

过了一会儿。

絮叨的无非就是今日在书院里发生的事情。

听卓尔吹嘘宁缺的事儿,叶千秋只是笑笑。

卓尔絮叨了大半天,突然问道:“师父,宁缺真的能修行?”

叶千秋道:“怎么突然想到问这个了。”

卓尔道:“宁缺比我有脑子,如果他能修行,一定能变得很强。”

叶千秋笑了笑,道:“有时候有脑子的人未必能比得过没脑子的。”

“修行,讲究的是一个心无旁骛。”

“特别是我们这些修道的,在红尘中修行更需要心境的历练。”

卓尔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师父,我是不是太笨了。”

叶千秋笑道:“你觉得自己笨还是聪明?”

卓尔想了想,有些颓然的说道:“大概是很笨的那种吧。”

叶千秋则道:“能认清自己的人,也算是一种聪明人。”

卓尔一脸迷糊的问道:“那我到底是笨还是聪明?”

叶千秋闻言,不禁摇头失笑。

过了一会儿,叶千秋悠然说道:“凡事不要过于追求答案,笨还是聪明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一颗向道的心。”

“只要有心,早一点到和晚一点到,又有什么呢?”

卓尔细细咀嚼着师父的话,心里只觉得有层膜要被破掉了。

但,还是差那么一些。

……

时间过的飞快。

转眼间,已经是大半个月过去。

叶千秋的日子依旧过的平静。

在市井间,无人打扰,做个普普通通的教书先生,其实也挺好。

普通人的生活是生活。

因为这生活之中没有显得特别大的事情。

正因为小,才显得真实。

很多时候,太过高大上的东西,太过缥缈。

叶千秋时常在想,道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是缥缈无踪,高高在上。

还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后来叶千秋大概想清楚了。

道本是无,道就是我要你是什么形状,便是什么形状。

但这仅仅是我道,还远远算不上众生道。

夜里,叶千秋看着识海之中的那几片永生之叶,突然感觉到了一种造化的美感。

世间生命,无论强弱,皆有造化。

这一刻,叶千秋睁开了眼。

整个长安城闭上了眼。

……

长安城南城有座黄砖砌成的旧塔,塔身破损不堪,又有青蔓缠绕其间,看上去似乎随时可能倒塌,然而这般多年过去,旧塔依然立于小小寺庙之间。

每年春时有无数大雁自南归来,大雁往固山郡浔阳湖度暑之前,总会飞经长安城,然后在这座旧塔四周盘旋多日,其时雁影遮天,鸟鸣阵阵,场景蔚为壮观。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这些飞行高天,夜宿水畔的大雁会出现在热闹的长安城内,会对这座旧塔如此感兴趣。

但时日久了自也看习惯了,近些年万雁飞舞的场景更是成为了长安百姓赏春的又另一胜景,而那座旧塔也有了一个名字:万雁塔。

如今的万雁塔塔顶住着一位和尚,与龛内青灯佛像,桌上经书笔墨相伴,极少下塔,更少与那些后园里的好禅妇人相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夜色降临时。

卓尔回到了小院里。

看到师父在屋里打坐,卓尔蹑手蹑脚的也不敢弄出太大动静。

等他洗漱完毕,才发现师父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坐在了屋檐底下。

卓尔挠了挠头,跑到屋檐下坐下,开始絮叨起来。

宁缺从桑桑手里接过水壶喝了一口。

“我考上了,又不是没考上。”

“走吧,该回去了。”

话音落下,一行三人在暮色下向书院外走去。

……

盛名之下必无虚士,谢承运今年不过十八岁,却已经是南晋今回科举探花郎,科举结束之后,他坚辞南晋朝廷官职,千里迢迢北上大唐,目的便是要考进书院。

书院虽说招生苛刻,但若说南晋探花还不能考进来,那便有些太过匪夷所思,所以没有人会怀疑谢承运能否过关。

只关心他能否拔得头筹。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天之骄子。

在今日的考试之中有三科被人超过了。

宁缺回来了。

卓尔问道:“咋样?”

宁缺一摊手,道:“你知道的,我不能修行。”

卓尔一听,便明白了,想了想,道:“没事,实在不能,大不了和我回去,找我师父。”

“不能修行也不见得就是废柴。”

因为卓尔相信,只要宁缺活着一天,那个名单上的名字,就总有一天会全部消失在这个世间。

不过,宁缺这个在人们眼中普通的少年考了三科甲上,甚至超越了大多数人眼中的天之骄子。

这对于他们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所以,很多人开始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不过这些疑惑随着一个老妇人的出现,全部消解。

而这个人就是宁缺。

卓尔扭头看了一眼表面风轻云淡的少年。

这个和他相识于微末的少年,身上有一种常人难以辨别清楚的东西。

虽然这些年,他们之间一直不在一起,但是,他知道,十几年过去了,这少年比起从前,更加厉害了。

虽然,他依旧不能修行。

考生们的注意力除了放在自己的成绩上,就是放在那些在入院试之前已经颇有声名的那些名字上面。

比如那位由书院教习自偏乡鄙野亲手送回的临川王颖,年龄虽然才十四岁,但他的礼科抒文在前些日子的长安城里已经引起一阵轰动。

再比如来自阳关著名学府门下的才子钟大俊。

还有来自南晋汝阳谢府的三公子。

南晋谢府乃是千世大氏,以诗书传世,这位三公子谢承运自幼聪慧过人,三岁能文五岁成诗,成长过程中交游多名士,谢府往来无白丁,府中长辈惜他才学,又不惜重金礼聘各国大才,西席仿似流水席般变换,才就今日之盛名。

或许别人会因为宁缺在入院试里考出三科甲上,超过了南晋谢三公子而感到惊讶。

但是,卓尔不会。

因为,他的脑子里有太多古怪的想法,而他也有着很多人难以企及的长处。

这也是当初,在他濒临死亡的那个夜晚。

他为什么会选择拼死去给宁缺传递消息。

第7章 一场对话,长安闭眼 (第2/3页)

 因为,他觉得眼下的小院才是最好的小院。

阿南、虎头他们才是这个世上的大多数人。

而世上的大多数人是走不进这座长安城以南的书院的。

今日的书院入院试汇集了全天下极多青年才俊。

阅读诸天一道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