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73章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阳平关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在东狼谷一路探路、地理勘测折腾,二月初三大军终于越过了这一带秦岭谷道的最高点,然后开始走下坡路,初五抵达河池县。

这是一处方圆几十里的河谷小平原,可以略作歇脚,县城南郊十几里就是西汉水。

抵达此处之后,关羽暂时担任向导,领兵两千开道,为于夫罗引路,往正西方向、沿着河谷溯西汉水上游而去。

河池往西八十里就是下辨,从下辨再往西八十里就是武都,武都之北就是祁山大道,可以到天水郡治冀县。

李素也是亲自在周边勘踏了一番之后,才有了真切的认识:历史上,季汉军队要从汉中北伐,只要不走子午谷而是走西北方向,那么从阳平关到河池之间,是没有岔路的,就一条道。

一路南下,李素也不是白白游山玩水,而是始终保持了警觉和观察记录,每天走了多少路、未来大军想要偷袭得一天赶多远,他全部都做了详细记载。

至于路途丈量的办法,他就是让士兵们实际数步数,每个人数五千步,然后换人歇歇脑子,最后汇总相加。如此一来,光看地图看不清实际路途的弊端也可以解决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到了河池之后,才会分岔,关羽护送于夫罗去沓中养马屯田那条路,就是最容易走的,也就是诸葛亮经常出祁山的。而另一条就是刘备和李素这次的来路。

于夫罗军的动向,就相当于是“从陈仓往南绕进秦岭山区,到武都后再往北重新绕出来”,这个姿态,战略上也是很有欺骗性的,因为它可以伪装成

“皇甫嵩带着汉军主力在陇山渭水河谷中追击韩遂,但韩遂因为堵谷徐徐而退,败而不乱,导致皇甫嵩没有空间迂回展开兵力、包抄韩遂后路”,所以“邀请刘备出奇兵,走秦岭山区绕过陇山,到天水出现在韩遂背后,从背面把韩遂堵在陇山渭水河谷中”。

这个逻辑有点绕,但当世的将领如果你这样骗他,他至少都是听得懂的。

正因为如此,这一路过来,刘备军抓住商旅和药农、猎户暂时扣押时,也都言之凿凿告诉他们“我军走这条路是为了偷袭韩遂背后,目的是绕祁山大路去天水”。

因为当外交官的人必须活用一切“钻国际条约空子在上游修水利工程”的手腕,在国际法框架内威胁下游邻国、逼迫他们做出让步接受外交讹诈。

仗着这门课的学习,李素也略懂一些水利方面的地理勘踏经验。只要把河床旁边的泥土挖光,他看一眼山壁的岩石类型就可以看出是沉积岩、页岩;还是玄武岩、花岗岩。

如果是前者,那就说明这条山谷的谷底之所以这么深,历史上是水流冲刷蚀刻出来的,曾经有河而现在没河。如果是后者,那就说明这里自古就没有河,完全是地壳运动积压在两侧形成山峰、这里天然就是低谷。

诸葛瑾不知其中地理知识,他只是默默把李素要了解的情况记录了下来,准备到时候回去翻翻典籍,监督士兵挖地考察,帮中郎将把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做了。

……

这样万一这些人当众有张鲁的细作、逃脱了,也依然不至于让张鲁立刻警觉。

李素就是这么阴,连不打算放走的俘虏都要骗,骗人的戏必须做全套。

这,才叫演技!

于夫罗被分兵往西佯动后次日,二月初六,李素也带着数百精锐斥候,在赵云的掩护下,准备悄咪咪亲自南下勘测阳平关外的地形。

刘备也想掌握战局信息,坚持要亲自轻装简从去探视,少不得又带了几位猛将保护,全部人都伪装成商队。

第73章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阳平关 (第2/3页)

说说,说不定属下可以帮助探查。”

李素随口说道:“我只是想知道这陈仓谷中是不是溪水一直如此浅少,将来有暇可令士卒挖开河道两侧缓坡,刨去树木土壤,看看山壁岩层。”

李素上辈子学外交,地理成绩还是很好的,一来地理虽然从科学角度来说算是理科,但高考分科的时候划到了文科,要记要背的东西也比较多。

二来么,学外交需要对各种国际河流有非常深刻的了解认识,要知道“自古以来”的情况。所以李素穿越两年,至今还对雅鲁藏布江、伊瓦洛底江、怒江、澜沧江(湄公河)这些河历史轨迹如何、流经外国何处入海如数家珍。

阅读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