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670章 将条约的价值最大化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之所以把油田的开发作为首选,实在是因为国家对石油的需要已经它成为影响中国工农商各业发展的瓶颈了。

拖拉机在东北的广泛使用,使得对柴油的需求量大增;而汽车在交通运输业内的比重开始显示出它的优势,使得石油的需求随着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大发展产生巨大的用量,后世中国年需几亿吨石油不是假的。

现在因为用量少,还可以通过新成立的中国石化总公司从南洋进口,但这种情况总不能一直进行吧?靠进口总不是事,这要浪费来之不易的我汇的。

所以开发玉门是最好的选择。

玉门油田位于甘肃玉门市境内,总面积114.37平方公里。正史上于1939年投入开发,1959年生产原油曾达到140.29万吨,占当年全国原油产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次的中苏签定的和平条约就让东方西方都感受到这种“平衡”的制约,其后他更把条约的这种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他要在北方和西方间圆滑地周旋,充分利用协约国和苏联的矛盾尽可能地获取更多的利益,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多作用:中国既与北方结盟,又与西方结盟——双方都需要它。

张汉卿的“在双方之间保持平衡”政策的实施不仅使两国保持了良好正常的外交关系,客观上也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的独立性,并从而使在华的帝国主义对华政策未能像正史上那样严苛,中国进入了一个各方都“小心翼翼呵护”的时期,得到了难得的发展时间,进而维护了亚洲的和平和稳定。

有鉴于此,在《中华民国史----少帅执政前十年之战略研究》在评价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战略家和外交家时,张汉卿当之无愧地排在首位。

在苏联首先与人民党|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后,美国、英国、法国及日本等主要大国先后发表宣言,承认中国主权独立地位。虽然都只是一纸声明,但对于多灾多难的中国来说,其意义不啻于初生婴儿的一声啼哭。

中苏经济协议的首项事宜便是张汉卿最得意的玉门油田的开发。

第670章 将条约的价值最大化 (第2/3页)

约国的矛盾,争取从外交上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加强中苏多方面合作,以阻止中国被拉入西方反苏阵营。

北方政策(即对苏政策)在张汉卿的外交总战略虽然处于次要地位,但出于复兴中国的种种现实需要,他始终无法忽视并逐步加强了和苏联的合作关系。

张汉卿不盲目追随当时国内全然倒向北方或倒向西方的不理智认识,他认为:“亲西反俄或亲俄反西方都会有危险”、“单方面联盟可能会卷入一场战争”、“放弃与莫斯科的联系是愚蠢的”、“始终存在的西方国家对危险的中苏政治上一致的想象,对中国来讲是一笔具有重要意义的政治资产”并在各个场合大讲特讲,从而促成了这次访苏。

他认为,中国必须利用西方战胜国与东方苏联的矛盾,利用对苏关系这张王牌来刺激和对付西方,加强对英、美、法等协约国和日本的抗衡力量。况且中国在经济、军事上都需要苏联。

阅读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