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712章 影响深远的举措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义务教育之后未选择普通教育的学生,可以选择升入职高,然后升入四年制应用型技术学院(授学士学位)或科技大学(授硕士、博士学位)。每个阶段,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或选择继续升学,也可以选择就业,但不妨碍有机会的时候再度进修。

现在符合中国的国情,将来在很长时间内也是。现阶段中国需要科技界的精英,更需要无数个有一定技能、可以在实地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的行家里手,职业教育是重大方向。

无论怎么做,教育的目的在目前还是学以致用。有一定技能,如果再有正确的作业与观念指引,会少走很多弯路。这样,起初在兵工厂里执行的抽样及质量管理标准化制度也由此浮上民间层面。

一个戴明循环,让日本从废墟中爬起来,“日本造”成为品质高端的代名词。中国不能老在世界后面学,有张汉卿,她应该至少有机会走到世界的前头。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浪费,张汉卿一手成立了“中国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中国这么多大学,跻身世界一流的没有一个;许多教授的论文几可等身,真正有价值的没几个。我们过多迷信于拆迁式的造大学,却不会想到,大学不是盖几座气派的洋楼就叫有影响力的大学,有多少个大师才是。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否则,按后世大学敞开供应后,上亿的文凭获得者,怎么着也该有百十来个诺贝尔奖的什么的吧?实际呢?

所以张汉卿需要的是一个简而精的高等教育,也就是俗称的“精英教育”。多留点钱给这个国家的子民吧,全家省吃俭用让子女考上一所不知所谓的大学,花光积蓄后,找不到工作。

大学难考,总要给有志的学生一个出路啊,有!发展职业教育。

后世这块做得最好的是台湾。他们构建了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相衔接和与沟通的人才教育“立交桥”,它的职教包括了中等职教、专科、本科、硕士、博士教育多层次。

第712章 影响深远的举措 (第2/3页)

这就导致这些学生再无进阶的可能:考大学,虽然后来放开了,但基础课程比高中教育的差许多,不在一个起跑线上;谋职业,大学本专科出身的比他们层次高起点高,让他们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

后来这类学校泛滥为差等生、末流学生的避难所身份,直到张汉卿穿越前,这个问题仍没有被解决的希望。

普通高等教育序列的也好不到哪里去。改名热、合并热、升格热一波又一波,导致就是原本对教育这一块有一定了解的人不与时俱进,要不了多久就会被时代淘汰。

更多的大学不去在教学软硬件上升级,却在名称是大弄玄虚,就像下列几种,谁又能够分辨出这些大学到底有什么区别:科技大学、理工大学、工程大学、工业大学?花时间心思在这些上头,能搞好教育吗?

阅读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