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713章 国家之耻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日本在同期也有行动。5月间,日本各纱厂以男工屡起风潮为名,竟将男工尽行开除、换为女工,这一来引起22家工厂的大罢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它的方法就是效仿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采用血汗工厂的方式,尽全力压榨中国工人的剩余价值,其中最突出的领域就是在纺织工业。

中日甲午战后,中国被迫签订马关和约,准许日本在中国各口岸设立工厂,利用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工进行经济侵略。其它列强随之跟进,纷纷在中国各口岸设立工厂。

日本人仅在上海一地就设有23家纱厂,占全上海纱厂三分之二。日本厂主对待工人非常苛刻,工人每日工作12小时以上,工资每日仅一角五分,还要扣存百分之五储蓄厂中,需至工作满十年方始归还,半途辞工者储蓄金即被没收。

因为人民党控制下的产业是典型的北重南轻,这与起家在东北有关,而解放华东特别是上海后为了不引起大的波动,政策上主要是以稳定战前经济为方向,国家在民生项目、金融项目上多了一些,至于工业,仍是以原先的为主。

特别是中华民国的《劳工法》只在北方得到普及,对于租界地的上海,尚力有不怠,特别是外资企业,这就为其后发生的悲剧埋下伏笔。

第713章 国家之耻 (第2/3页)

经济特区”的方式和平接收租界主权但允许外国资本家继续获利,才是正道。

只是英国人提出的“四提案”:增订印刷附律、增加码头捐、交易所注册及所谓“取缔重工法案”有损中国主权,并同时打击本来就脆弱的中国民族工商业,这才为中华民国政|府所坚决反对。

谈判一年多没有进展后,英国决定于6月2日在上海纳税外人会上单独通过,这引起了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上海各阶层人士的强烈反对。

同期的日本在之前与人民军、奉军的争斗中落于下风,几乎丧失了在东北除关东州、南满铁路外的全部利益。重要的胶济铁路在人民军的压力下也于民国12年事实上交回,因此始终憋了一口气。因为北方人民军实在强大,东北又是奉系根本利益所在,武力已经证明为不可行,因此转换了侵略手法。

阅读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