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七隐传

〖天机七隐传〗

第一卷 天下隐动 第四十章 智取巴蜀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屈大夫之言虽然刺耳,但巴国于楚确有缓冲之功,一旦巴国被秦国夺了去,不但巫郡、黔中吃紧,郢都亦在其用兵范围之类!令尹之言亦有道理,秦国决心伐巴,恐一时难以相救!”靳尚言语之中两边不得罪,但意思明显偏向了屈原。

“屈大夫既言救巴国,可有良策?”楚怀王听了靳尚之言,觉得巴国要救,但也觉得二景之言不错,未必就能轻易救下,所以对屈原问道。

“大王可以给臣十万兵马,臣若是救不了巴国,愿受大王军法处置!”屈原大义凛然道。

楚王听后不语,景翠见状说道:

“司马错用兵天下皆知,如今他领兵十五万,加上巴蜀之兵不下二十万,你以十万兵马如何相抗?况且屈大夫只善于笔墨辞藻,何时精于兵道,带过十万兵马了?”

“你┄┄你误国误民,枉为人臣!”屈原一时不知如何反驳,急得大骂景翠。

“你区区一中大夫,何以出言如此狂妄!”景翠也生气道。

“二位莫要再争了,且听我一言!”陈轸见状说道:

“巴国要救,然今日恐救之晚矣!若大王出兵二十万去救巴国,代价实在太大,于情于理让人难以接受!大王何不遣人前往秦国,与秦王相约共取巴国之地,如此岂不两全其美!”

“爱卿所言有理,就依爱卿之言!”楚王高兴道。

“秦国既已得苴蜀二国,巴国自然不肯放过,若是大王有意救苴,必要有心与秦军一番恶战才是!如今我楚国横跨东西,广有数十郡,秦国即使得了巴蜀,也未必就能势压我楚国,屈大夫所言未免言过其实了!”

此时屈原已经官至中大夫,在朝中有了一席之地,听令尹景鲤这么一说,屈原心中更加着急,于是道:

“秦国越是决心要得到巴国,大王越不能遂其愿!一旦秦得了巴国,屯兵江州,随时可以东出,我楚国岂能不危!蜀中富庶,秦国得了蜀地粮草兵马国力大增,楚国必受其累,诸位若是不信我屈原今日之言,他日悔之莫及矣!”

“我楚国有大王和诸位贤臣在此,几时轮到屈大夫一人为国担当了!那巴国于楚虽有缓冲阻隔之效,但也不是说救就能救得了的,况且巴王反复无常,今日若是救了他,他日你能保证他不会反过来攻楚吗?”景翠反驳道。

“靳大夫可有高见?”楚王见几人相争不下,遂问靳尚道。靳尚是大夫之长,也是屈原的上级领导,因此楚王问靳尚的意见。

屈原听了心中不满,但也无可奈何,只得作罢不语。楚王遂遣陈轸前往秦国游说秦王,意图在巴国之事上分取一杯羹。张仪听了此事对秦王道:

“大王且一口答应下来,莫要犹豫,待司马错如实取了巴国,再作计较!”

秦王心中明白,遂满口答应了陈轸,陈轸回了楚王,楚王未出一兵一卒,坐等与秦国分取巴国之地。

巴国刚刚与蜀国交战吃了败仗,此时司马错率领大军进攻巴国,巴王难以抵抗,又不见楚国救兵,只得带领残兵败将向西南逃去。司马错得了巴蜀,屯兵江州,派人向秦王报捷。楚王得知后派人向秦王索要巴国分地,秦王嘴上答应将鱼复至云阳一带划分给楚国,但司马错却不向楚国移交土地,楚王无奈,只得与秦断交,扬言出兵攻击司马错。

公元前314年,周朝姬延继位,后世称为周赧王,是周朝最后一位国君。同年,楚国江夏一个旧县尹家降生了一个男孩,取名叫黄歇,也就是后来的春申君。秦惠文王得了巴国和蜀国之地,随后改置为大秦国的巴郡和蜀郡,此后国力日盛,问鼎天下之意愈来愈强烈,引得六国紧张。司马错屯兵江州城,依赖蜀中人力物力,不断向东扩张,打击楚国巫郡和黔中之地,楚国疲于应战,楚王心中后悔,开始重用屈原,不久之后升屈原为上大夫。

第一卷 天下隐动 第四十章 智取巴蜀 (第3/3页)

 “去年巴国听信秦国之言伐楚,今日又来求楚抗秦,可见巴王无信,如此反复无常的小人,大王何必管他!”

景翠是景鲤堂弟,同为楚平王之后,乃是楚国宗室贵族,此时景鲤为楚国令尹,景翠为将军。屈原听后心中着急,立即向楚王进言道:

“巴国不可再失了,大王必须立即出兵救巴!此时楚国已经得了苴蜀二国,若是再得到巴国,楚国对秦国将再无平衡可言,此后必受其凌辱!”

景翠听后心中不快,觉得屈原言语太过刺耳,于是朝景鲤使了使眼色,想让他出言相助,责备屈原一番。景鲤明白景翠的意思,看见楚王眉头紧皱,似乎也觉得屈原之言过于刺耳,于是道:

阅读天机七隐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