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发之年

〖束发之年〗

第一卷 束发之年 第五十四章 噱头而已(下)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要是这位老板能够理解中庸精神,当初的设计策略完全不该如此,应该是需求、成本、质量还有营销统筹兼顾的。”

“而统筹兼顾又是东方文明的另一种世界观——整体观的体现。”

“孔夫子说‘吾道一以贯之’,中国哲学从来认为阴阳是一个整体,是一的一体两面,是不可分隔的。”

“就像一张纸的正面与反面或者一个杯子的里面与外面,你把纸的正面烧掉了,那背面也就自然消失了。你把杯子打碎了,外面损坏的同时里面也跟着破碎了。”

“所以中国哲学更加强调家庭观,强调集体主义,强调一切从大局出发。”

“而西方更关注个体,阴是阴,阳是阳,所以才更加强调个性,这是东西方文明的差异。至于哪种认知世界的方式更客观从两种文明的存续时间上就能看得出来。”

这也就是陈戒,如果陈国刚的儿子是别人,这么一大段哲学课早就睡着了……

陈戒听出来了,父亲之所以只分居不离婚,其实也是观念问题,只要不离婚家就还在,他在等母亲观念的转变。没办法,谁让吕国萍是个西式思维呢?

道理陈戒明白了,但他此时又产生了新的困惑:如果中国哲学这么厉害,为什么近代中国还要遭受如此之多的苦难呢?他知道陈国刚肯定有答案,但他今天已经被数落得够够的了,他不想再因为抛出这么个问题挨数落,所以忍着没问。

该解释的解释了,陈国刚书归正传:“刚才这些话说远了,咱们今天还是先就股票论股票,为父现在就给你讲讲怎么用整体观和物极必

“爸再跟你说一遍,治学最忌讳一知半解,谁告诉你中庸是差不多主义和混日子精神了?!”

“恰恰相反,这两种现象都是中庸精神极力反对的,有个成语叫过犹不及,你熟读《论语》应该知道啊。意思是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这个成语正好解释了中庸精神的精髓——恰到好处。但这需要艺术,对管理者的个人素质反而要求更高。只不过‘庸’这个字的情感色彩在现代发生了变化,带有贬义,所以听了不舒服罢了。”

接着陈国刚又解释道:

“还拿刚才的BP机为例,正因为厂家在质量方面过于追求极致,又要保证线路不老化、又要防水、又要汉显,所以在原料和设计上的成本投入过大,直接推高了售价,而实际能够接受这个价格的人非常少,最后当然倒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一卷 束发之年 第五十四章 噱头而已(下) (第1/3页)

“按爸这么多年的观察,真正成功的企业都有一种中庸精神。”

“中庸?!”陈戒不知哪里形成的认知,听到这个词后总有一种负面情绪萦绕着自己。

他干笑一声说道:“您指望管理者用‘中庸’精神治理企业?那员工没多久不就都变成差不多主义和混日子精神了?”

陈国刚没想到熟读四书五经的陈戒竟会说出这种话来,有些不喜地回道:

阅读束发之年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