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烟北平

〖狼烟北平〗

第十五章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西福星”的车的确是好货,车厢上黑色的油漆泛着亮光,锃亮的电镀瓦圈,闪着银光的辐条,铜喇叭和车厢两侧的脚铃都是英国货。能坐这种车的人都应该是有些身份的人,如此说来,能拉上这种车的车夫也应该是车夫阶层中的精英人物,这事儿要是搁在以前,文三儿连想都不敢想。

要说人家徐金戈办事还真不含糊,只要是他承诺的事,办起来绝不打折扣,这种办事风格是文三儿从没见过的。徐金戈曾向文三儿承诺过,要报答他的救命之恩,而文三儿当然也希望徐金戈能在金钱上回报自己。他上次见到徐金戈时,不等人家开口自己就提了出来。以文三儿的想法,别人的承诺都是扯淡,最好是当场兑现,如果不能当场兑现,那文三儿就认为这是对方想赖账的托词。以后给?猴年马月吧,蒙谁呢?孙二爷就老和文三儿玩这套。文三儿啊,你小子这事儿办得挺漂亮,改日我得赏你几个。这话你可千万别当真,人家孙二爷说完这句话五分钟之内就丢到脑袋后面去了,你要真找他去要,得到的有可能是大耳贴子。

文三儿对徐金戈的承诺也同样没放在心上,他只能看到眼皮子底下的事,从来不相信以后的事,过后他自己也忘了。那天早晨文三儿还没出车,徐金戈就自己找到车行来了。他身上的军装和停在门口的吉普车把孙二爷吓了一跳,还以为自己犯了什么案子。最近孙二爷一直在嘀咕,自己和犬养平斋斗蛐蛐的事算不算汉奸行为?要是算这可褶子啦,今天这位丘八爷八成是来抓他的。谁知徐金戈连理都没理他,进了院子就喊文三儿。文三儿当时还没起床,便迷迷糊糊应了一声。徐金戈径直推门进了屋,孙二爷赔着笑脸跟了进来:“老总,这儿又脏又臭的,请客厅里坐。”

徐金戈厌恶地皱着眉头说:“你出去!我找文三儿有事。”

孙二爷向文三儿吼道:“文三儿,还不快起来?老总要朝你问话,没规矩的东西。”孙二爷又向徐金戈赔笑道:“你们聊,你们聊,一会儿请客厅里喝茶。”

文三儿一边磕头一边忙不迭地回答:“我听见了,我记住啦……”

“你他妈听见个屁,你磕头有瘾是怎么着?给我站起来!”徐金戈勃然大怒。

文三儿慌忙爬起来,战战兢兢地望着徐金戈,他实在闹不懂徐金戈为何这样喜怒无常。在文三儿的意识中,人家送了你这么贵重的东西,给人家磕头是理所当然的,要是天天有人送东西,文三儿情愿天天磕头,徐爷发这么大火干什么?

徐金戈叹了口气道:“算啦,文三儿啊,你的脑子像一盆糨糊,我说什么你也不懂,我们不说这些了,我只是想告诉你,你曾经两次救过我的命,尽管你是无意识的,可我还是要感谢你,我希望你收下这辆车,今后攒点儿钱,娶个媳妇好好过日子。”

文三儿的眼泪又流了下来:“徐爷,恩人哪,我记住了。”

徐金戈又恢复了冷漠的表情:“去买车吧,以后有事到绒线胡同5号找我。”

徐金戈扭头走了。

还是中山公园的社稷坛,方景林远远地看见罗梦云从大门里向他走来。罗梦云的样子一点儿也没变,七年的岁月似乎没有在她脸上留下明显痕迹,她还是那样年轻漂亮,穿着一件蓝布旗袍,颀长挺拔的身材显得亭亭玉立。

方景林有些踌躇,他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冲过去,像久别的恋人那样把罗梦云抱在怀里。在这七年里,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她还是当年的罗梦云吗?

两人走近了,在相隔一米处站住,两人互相凝视,良久没有说话。

还是罗梦云先开了口:“景林,我想问你一句话。”

“请讲!”

“你,还是以前的你吗?回答我。”

“我没变,你呢?”方景林反问。

罗梦云的脸色变得柔和起来,她轻轻吟出那段令两人铭心刻骨的诗文:“爱情的喷泉,永生的喷泉!我为你送来两朵玫瑰。我爱你连绵不断的絮语,还有富于诗意的眼泪……”

方景林的眼睛有些湿润了:“梦云,你还记得这些?”

“永生难忘!景林,我回来了,你还等什么?”罗梦云期待地望着他。

方景林热泪长流,他猛地将罗梦云抱在怀里……

“梦云,这不是做梦吧?七年了,我是在感情的炼狱中挣扎,见不到你,我真的很痛苦。”方景林低语道。

罗梦云依偎在方景林的怀里闭上了眼睛:“别说话,让我享受一会儿……”

方景林和罗梦云相互依偎着坐在河边的长椅上。

比起七年前,罗梦云的话似乎少多了,即使回答方景林的提问也是很简短的一句。

“梦云,这些年你在哪儿?”

“先是延安,后来又去了重庆。”

“在重庆干什么?”

“当记者,在《大公报》。”罗梦云似乎一句多余的话也没有。

方景林扳过罗梦云的脸捧在手里:“梦云,你的性格好像有些变了,以前你是个性格开朗的姑娘,现在……为什么变得沉默寡言?告诉我。”

“没什么,我过得挺好,也成熟多了。”罗梦云淡淡地回答。

方景林固执地说:“你都经历了些什么?现在你在想什么?告诉我。”

罗梦云若有所思地说:“我还记得当年分别时你说的话。你说,诗的意境和战争氛围简直南辕北辙,到了那边你要谨慎,小布尔乔**调是要受批判的,要学会保护自己,你我都不是无产阶级出身,要格外注意。景林,四二年延安整风时,我一次次地想起你的话,当时我的日子很难过,以国民党特务的身份被关在社会部的窑洞里。”

“怎么会这样?随便就怀疑别人是特务?后来呢?”

“后来调查清楚了,又恢复了名誉,四三年我被派往重庆工作,现在《大公报》要在北平建立记者站,我跟接收大员们的飞机回到北平。”罗梦云几句话就把几年经历说完了。

方景林决定不再问敏感的问题,他的话题转向工作上的事:“你的组织关系接上了吗?”

罗梦云低声回答:“接上了,还是单线联络,很遗憾,和你那条线毫无关系,所以我们见面的机会不会太多,其实……你也知道,我们今天的见面,已经严重违反了纪律,可我必须见到你,不然我会疯掉。”

方景林态度坚决地说:“我们可以自己安排联络方式见面。”

“即使违反纪律也要见面?”

“顾不了这么多,我们已经七年没见面了,如果还不能和你经常见面也太残酷了,我豁出去受处分也不在乎。”

“景林,我听你的。”罗梦云温柔地同意道。

“不说这些,咱们谈点儿高兴的事,解放区的形式怎么样?”

罗梦云立刻变得神采飞扬:“太令人兴奋了,河北、山东、中原、江苏到处都有我们的解放区,我们的军队已经发展到一百多万人,还有将近二百万的民兵,蒋介石别想消灭我们,前些日子,我利用记者的身份走了不少解放区。”

方景林也很兴奋:“快说说解放区的见闻,这些年我像是被锁进了地窖,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

徐金戈直到抗战胜利后才知道,那个神秘的“黑马”就是大名鼎鼎的军统华北办事处主任,兼任北平市民政局局长的马汉三。这个马汉三道行不浅,当年在日本人眼皮底下化装成车夫,潜伏了好几年。

徐金戈不得不佩服马汉三的专业能力和钢铁般的意志,能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下以少将之尊潜伏在社会最底层,并且担负着指挥军统北平站一系列惊心动魄的行动,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办到的。

“八一五”光复以后,有一次徐金戈去保密局华北办事处公干,在那里他遇到马汉三,那时他还不知道马汉三就是大名鼎鼎的“黑马”。马汉三从自己的办公室里出来,在走廊里碰见刚办完事的徐金戈,他像老熟人一样和徐金戈打招呼:“金戈老弟,你还是老样子嘛,怎么样,最近还好吗?”

徐金戈望着他肩上的少将军衔立正道:“长官,您认识我?”

马汉三笑了:“我太认识你了,我们打了八年交道,你说,我能不熟悉你吗?”

徐金戈惊奇地问:“长官,您是……”

“还记得‘黑马’吗?那正是鄙人。”马汉三转身要进办公室。

“长官……”徐金戈轻声叫了一声。

马汉三回过身问:“还有事吗?”

徐金戈脚跟一碰,向马汉三规规矩矩敬了个军礼,他的眼睛湿润了。

马汉三似乎想起了什么:“有个叫方景林的警察你认识吗?”

“认识,他是我朋友。长官,他怎么了?”徐金戈很惊讶。

马汉三沉吟道:“你该去感谢一下,你受伤的那天夜里,是他救了你。这人是个快枪手,有些身手,你问问他,是否愿意到我们北平站工作。”

“长官,那天夜里的事……我什么都不知道,等我清醒时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长官怎么知道?”

“这不奇怪,因为我当时也在场,他同时也救了我。光复后我在警察局查到了这个人,才知道他叫方景林。”

“长官,我会去找他,这个人好像只喜欢当警察,对别的工作没什么兴趣,我试试吧。”

马汉三挥了挥手,淡淡地说:“去忙吧,有事就来找我。”

徐金戈站得笔直,他坚持道:“长官先请!”

马汉三说了声:“再见!”便转身进了办公室。

这次会面给徐金戈留下深刻印象。

方景林一口回绝了徐金戈的建议。

“金戈兄,你不用再说了,我干警察挺好,你们那个部门名声不大好,我不去。”

徐金戈不满地说:“什么话嘛,这话幸亏是你说的,要是从别人嘴里说出来,我肯定认为他是共产党。”

方景林笑道:“你看,我说什么来着?稍有不满就被说成是共产党,你们军统的人就是这毛病。”

“行啦,不去就不去吧,我们庙小,请不动你这尊大佛,咱们还是朋友,景林兄,我得感谢你啊,要不是你出手相救,我徐金戈也活不到抗战胜利,我该怎么报答呢?”徐金戈真诚地说。

方景林开玩笑道:“别总怀疑我是共产党就行了,那就是报答。”

“你不会是共产党,这我有把握。”

“何以见得?”

徐金戈正色道:“共产党喜欢搞统一战线,他们可以和国民**的任何部门合作,唯独不会和我们合作,双方结仇太深了,即使在抗战中也不可能合作。”

方景林没吭声,心说,你错了,当年要不是我通知你,你们去协和医院解救杨秋萍时就会落入日本人的陷阱,你们这些浑蛋,要不是为了抗战,我才不帮你。

陆中庸的案子终于有了结果,他被以汉奸罪判处死刑。听说陆中庸的罪过本不该死,在长达八年的沦陷期内,有多少中国人当了汉奸,要说都该枪毙,那么兵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徐金戈笑道:“嘿!我说文三儿,你怎么拿好心当驴肝肺?我说让你干别的了吗?你以为我在和你谈交易?就你这耗子胆儿,真要和你共事我还不踏实呢。”

文三儿狐疑地问:“徐爷,您不是开玩笑,真要送我一辆车?”

“废话!我大早晨的找你就为了扯淡?你看,钱都备好了。”徐金戈将一沓钞票拍在桌子上。

文三儿一时百感交集,涕泪纵横,他膝盖一软,“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如捣蒜般地叩起头来:“徐爷,我文三儿这辈子忘不了您的大恩大德,我下辈子做牛做马……”

徐金戈皱着眉头轻轻踢了文三儿一脚:“文三儿啊文三儿,你又来了,我第一次遇见你是在永定门城门,你差点儿让日本人一刺刀给挑了,是我给你解了围,你当时就是这副没出息的样儿,鼻涕眼泪糊了一脸,跪在那里磕头如捣蒜。文三儿啊,你他妈的是个男人,就得像个男人一样活着,你听见没有?”

文三儿没闹明白,他小心翼翼地问:“徐爷,您买洋车干吗?”

徐金戈反问:“文三儿,你除了会拉车还会什么?”

“您还真说对了,我别的什么也不会。”

“这不就得啦,我看你小子也干不了别的,能把车拉好就不错了,我给你买辆洋车,以后你就不用再交车份儿了,好好过日子吧。”徐金戈看着文三儿,眼睛里竟露出一丝难得的温情。

“什么?”文三儿一口气噎在那儿,差点儿背过气去,“徐爷……您……拿我打镲呢?平白无故送我一辆车?徐爷……您还是饶了我吧,真的,您那差事我干不了,我一见血就头晕,腿也打哆嗦……”

北平光复后,北平市警察局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甄别活动。这次甄别是在重庆来的接收大员主持下开始的,其甄别对象是在日伪时期为虎作伥、参与过迫害同胞的警务人员。

身为巡长职务的方景林自然也不例外,他被审查了两个月,最后甄别委员会得出结论:警官方景林在日伪统治时期表现一般。经查证,无明显危害国家利益之举动,也没有参与过杀害、迫害本国民众之罪行,经甄别委员会决定,从即日起恢复巡长之职务。

主持甄别工作的张处长抗战时是重庆市警察局的副局长,这次以接收大员的身份进北平市警察局。此人喜欢以抗战功臣自居,在他眼里,凡在沦陷区生活过的人都沾上一个“伪”字,当过警察的是“伪警察”,当过兵的是“伪军”,在日伪势力掌管的学校里读过书的是“伪学生”。

方景林虽说被恢复了职务,却也被张处长训了几句:“方巡长,对你的审查虽然结束了,但你也不是没有一点问题,都说你是一个恪尽职守的警官,我看问题就出在这儿,因为你的恪尽职守是为日伪政权服务的,这说明你在国家和民族问题上观点是很糊涂的,你要深刻反省这一点。”

方景林忍住气回答:“感谢长官教诲,景林将谨记在心,每日三省。”

孙二爷点头哈腰地退了出去。

文三儿手忙脚乱地穿衣服:“徐爷,您要包我车?”

徐金戈笑道:“谁坐你的破车呀?我自己有车。文三儿啊,我问你,买一辆洋车得多少钱?”

文三儿回答:“好点儿的一百八九,次点儿的也得一百出头。”

徐金戈爽快地说:“那咱就照最好的买。”

方景林的心中掠过一阵狂喜,她终于回来了,还没有忘记自己。七年了,他没有一天不在思念着罗梦云,他牢牢记着当年的承诺,除了罗梦云,他绝不和另外的女性做进一步接触,这是罗梦云的要求,他做了承诺的。

他把手头的事安排了一下,便火急火燎地冲下楼去……

文三儿做梦也没想到,天上还真掉下馅饼了,他突然变成了有产者,成了一辆新洋车的所有者。这好事来得太突然,差点儿使文三儿进入崩溃状态,他长这么大还没赶上过什么好事,净碰见倒霉事了。

洋车是徐金戈送的,是虎坊桥“西福星”洋车行里最好的车,价格为一百九十五元,这种车比起抗战之前贵了几十元。据车行的赵经理说,这年头儿最没谱儿的就是物价,今天这车是一百九十五元,您嫌贵不是?得嘞,您把钱收起来,先回去睡一觉,明儿早上再来瞧一眼,保不齐就是二百一十五元了,买不买您自己合计,要是您钱多了烧包,那我建议您回去眯一觉再来。

文三儿回答得也很牛气:“嗨!我当是多少,不就是一百九十五块嘛,连二百都不到?太便宜了,小意思。赵老板,这车文爷我买了。”

张处长认为,这些人在沦陷区苟延残喘地生活了八年,就算没什么罪行,至少也是丧失了民族气节,与汉奸只有一步之遥。有个被审查的警察发牢骚:“咱**打不过日本人,跑了,把我们这些人丢下,受了八年的罪,好容易盼到自己**回来了,我们又成了‘伪’了,这到哪儿说理去?张处长,您说,我们当时该怎么办?”

张处长大义凛然地回答:“怎么办?拿起武器和鬼子战斗,舍生取义,誓死不当亡国奴。”

这话一说谁都没词儿了,既然沦陷区的老百姓都活过八年了,那肯定都是苟且偷生、夹着尾巴当亡国奴的怕死鬼,谁也甭狡辩。照张处长的意思,日本人进城时,北平的老少爷们儿应该抄起菜刀、抡起擀面杖和日本人拼了,这才算有民族气节。话又说回来了,要真这样,29军干吗撤走?干吗不和北平的老少爷们儿一起跟日本人玩命?把人都打光,**还回来干吗?反正北平是一座空城了,你这接收大员还接收什么?

方景林从张处长办公室里出来,在走廊里长长呼出一口闷气,心说北平又要热闹了。日本人一投降,各种矛盾立刻尖锐起来,先是国共两党的矛盾,蕴藏着极大的危机,如此发展下去,内战将不可避免。除此之外,被光复地区内的矛盾也很尖锐,几乎人人都是一肚子牢骚,老百姓看到的是接收大员“五子登科”,生活上腐败到极点,他们有理由怀疑,这些接收大员在战争期间是不是也过着这种花天酒地的生活?如果这样,你们凭什么动不动就“老子抗战八年”?连燕京、清华等大学的教授、学生也闹了起来,他们在日伪时期执教、上学,现在都成了“伪教授”“伪学生”,这口气实在难咽,本来是**无能,打不过人家就把老百姓扔下自己逃走,现在反过来又倒打一耙,这是**还是流氓?

方景林望着窗外的北平街景感慨地想,中国到底向何处去!

犬养平斋反问:“难道我没有死过吗?你我有缘,曾经共享过一颗7.62毫米口径的子弹,这颗子弹先是打穿了你的身体,然后又钻进了我的身体,并且留在了里面。一个医术高超的外科医生给我取出了子弹,他告诉我,在你前面的那个人伤势会比你重,因为他抵消了弹头一半的能量,受的是贯通伤,此人能否活下来我无法推测。徐先生,当时我就想,是否以前犯了一个错误,我低估了中国人的血性。其实道理很简单,任何一个民族中都会出现勇士,片面地看待一个民族的勇气是愚蠢的。哦,扯远了,说到现在,既然你可以毫不犹豫对准自己胸膛开枪,那么我为什么会怕死呢?”

“你的意思是拒绝合作?”

“当然,如果你能给我一把***,我将感激不尽,大和民族在选择死亡的时候,更喜欢用刀来解决问题。很遗憾,你们的宪兵搜查得很彻底,连一把***都没给我留下。”

徐金戈站起来:“犬养平斋先生,你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们今天是不是就谈到这里?将来如果需要,我会送刀给你。”

犬养平斋深深地鞠了一躬。

“方巡长,您的电话!”巡警队办公室里有人在喊。

方景林走进办公室拿起话筒:“喂!哪位?”

“景林,是我。”一个柔和的女声从话筒中传来。

方景林惊讶地睁大了眼睛:“是你?”

“是我,老地方见!”电话被挂断了。

第十五章 (第2/3页)

说过这个称呼。”

徐金戈知道犬养平斋这类人并不容易对付,况且黑龙会这个组织至少在名义上不属于日本**控制,你很难抓住他的把柄。徐金戈决定不再纠缠,他索性把话挑明:“你说的都有道理,但有个小问题不知先生考虑过没有?贵国目前在中国的侨民成千上万,具体数字恐怕连贵国**都搞不清楚,若是有几个日本侨民在遣返之前就无声无息地消失了,这大概不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你是说,如果你们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就让我永远消失?”

徐金戈笑笑:“这种可能是存在的,同行之间不必隐讳这一点。”

阅读狼烟北平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