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孤忠李定国

〖大明孤忠李定国〗

二〇七 顺治帝龙驭宾天 李晋王大破象阵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至清晨时分,明军主力终于全部渡过了南噶喇江。

尽管已是兵临城下,但定国仍希望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此他特意派使者进入阿瓦,面见缅王莽达喇,向他发出最后通牒:“苟送上出,则我罢兵。”除此之外还要求缅方提供战象、马匹、粮饷等物资,作为明军进入缅甸的军费补偿。

莽达喇听后不禁勃然大怒,态度强硬地一口回绝道:“你王避难来我国,我是恩人。前有一野王子来,反将仇报。你主在我家尚如此,若还你主,更不知如何做出来。你要攻城也不妨,二年三年皆可,只是你们水土不服,兵亦有减无增,我不怕。”

信使悻悻而归,听完信使的禀报,定国知道已无和平解决事端的可能,遂决定采取军事行动,以战促和,迫使缅方尽快交出永历帝。

就在定国在缅甸整军备战之际,永历十五年正月初七日,清顺治帝于养心殿病逝,时年二十四岁,庙号世祖。其第三子爱新觉罗玄烨以八岁的幼龄登上了皇位,并改次年为康熙元年。

消息传至云南,吴三桂顿时陷入了彷徨之中,按理说他身为亲王,为尽人臣之礼,理应进京哭拜先帝,可吴三桂担心如今云南形势渐渐稳定,而自己手握重兵,若是回去,朝廷会借机把他扣留在北京。为了防备朝廷的意外之举,吴三桂思虑再三,最终决定以退为进,将所部藩兵分为数股,陆续启行。

一时间,在云南通往北京的官道之上,人马塞途,居民走匿,吴三桂方才刚行至半途,其先头部队便已然抵近至京郊。吴三桂的异常举动也引起了清廷的高度警觉,为防止出现意外情况,四大辅政大臣在经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定国满意地点了点头,对传令兵吩咐道:“速速通知巩昌王,令他同步进军!”

“遵令!”传令兵虎吼一声,当即拨转马头,策马而去。

随即,定国高高举起右臂,猛地向前一挥,喝令道:“全军出发,迅速抢渡浮桥!”

随着定国一声令下,集结于江岸边的两万明军将士相继踏上浮桥,依次渡河。然而由于浮桥狭小,直至夕阳西垂,夜幕将至,明军仍只渡过了将近一半人,还有一万余名将士停留在北岸等待。

见天色渐暗,定国不敢托大,当即下令已经渡过江水的明军将士快速在浮桥前扎下三座临时营寨,彼此互为犄角,牢牢地守住渡桥,然后传令全军点起火把,连夜渡江,不得贻误战机。

二〇七 顺治帝龙驭宾天 李晋王大破象阵 (第1/3页)

随着定国在瑞羊岳隘大破缅军,明军再次逼近至阿瓦城近郊。

阿瓦城外有两条江,北面那条大的名叫伊洛瓦底江,另外一条小的名叫噶喇江,整座王城三面环水,只有西南面与陆地相连。自从白文选退兵之后,缅王莽达喇知道明军断然不会善罢甘休,随时都会卷土重来,遂召集全城百姓,将阿瓦城通往陆地的方向凿出一个人工湖,并引入江水,只留下三座土堤与陆地相连。除此之外,缅军还征调城中百姓在距城四里之外修筑了一座木城,以为前哨。

在南噶喇江北岸,两万明军早已整装待发。定国端坐于“二斗金”上,目光深邃地望向南岸,只见不远处的阿瓦城在薄雾中隐约可见,渡过了这条江,就可以直逼阿瓦城下了。

就在这时,一骑快马疾驰而来,于定国面前勒马停下,传令兵顾不上下马便迫不及待地抱拳向定国禀报道:“启禀元帅,浮桥搭建完成,随时可以渡江!”

阅读大明孤忠李定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