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宋末

〖纵横宋末〗

第二百零四章、 开发金堂(二)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娘亲也过来看看,拿着纸张一看,认为已经满意了,但是赵平摇摇头。

纸张颜色已改变了,但是赵平还是不满意。

继续改进。

基本上达到宣纸的效果。

为了保密,赵平把工艺分成三批人。

这两个器具对于机械性能提出了比较严格的要求,直至赵平离开赵家庄到嘉定也没有成功制作出来。

制作倒是不少,不过都是半成品,离赵平要求太远。

说到这里,赵平看了王启虎一年问道:“王待诏,不知你们是否把过滤器及振动筛制作出来?”

王启虎擦了额头的汗水,上前拱手一礼之后说道:“禀告小郎君,你要那两个器具才刚刚制作完毕,自家们这次刚好带来,也不知是否符合要求。”

赵平不禁大喜,一边还礼,一边叮嘱王启虎把两个器具其它造纸的器具安装在一起调试一番。

粉碎是当地人,这是给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是一个家庭式的小作坊,现在赵平想试试各个器具的性能如何。

在王启虎一声令下,几十人把已经竹子粉碎、浸泡等流程进行操作。

三日之后,终于开始制成纸张。

第一天纸张虽然改善,但是还是不太平整,更换了过滤器。

终于解决了纸张平整。

王启虎兄弟两个兴高采烈去调试造纸器具。

他们一边调试一边感叹,如果不是小郎君,可能依然过着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日子,而且住的潮湿阴暗茅草房。

但是经过半年赵家庄的制作,这些问题早已不是问题。

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住的是一楼一底的四合小院,干爽通透明亮。

子女都是赵平的弟子,老人整个乐呵呵享受晚年。

原来报纸出来之后,赵平发现浪费较高,而且印刷效果较差,成本居高不下。

主要是这个时代的纸张厚薄不均匀,弹性较差,而且颜色普遍是棕黄色。

报纸为了销路,价格自然不高,但是一直在亏损,加上脱色严重,保存时间不久,迫使赵平不得不产生改进纸张的想法。

这个时代纸张质量差主要是缺乏一个过滤器具,它对金属抗疲劳与过滤网粗细提出了要求。

赵平用木炭画出一个振动筛,一个过滤器,要求王启虎进行制作,时间没有限制。

钱及衣食住行对他们而言,已经不是问题。

他们追求早已改变方向,现在他们想的是不断制作新物事那种成就感。

接到制作振动筛及过滤器的安排之后,他们经历多次挫折与失败,也曾经有沮丧与苦恼。

一个四合院之内,几十个工匠忙碌不停。

在赵平的指导之下,兄弟两人带领工匠把粉碎、浸泡、脱色、过滤、压榨、成型、晾干等所有工艺组合一起。

第二百零四章、 开发金堂(二) (第2/3页)

家们才能能力。”

娘亲接过,反复查看与抚摸,想了一下,便点头同意了。

其实销路肯定有影响,但是赵平至少给传统纸坊一条活路。

娘亲其实也知道这个道理,她是担心赵平成为众矢之的。

阅读纵横宋末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