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宋末

〖纵横宋末〗

五百七十九、杨氏策略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此一时,彼一时。”但是杨昌接着话题一转:“小圣人写《战争说》时,手下兵马不过两千,现在已经差不多是五万左右。”

其实赵平实际兵马不止五万,但是为了不引起朝廷恐惧,对外称加上运粮兵马只有五万。

杨昌的意思时,小圣人当时只有两千兵马,自保都不足,那里有能力保障大理。

“小圣人虽然有五万兵马,但是他不得不对西县对付胡人几十万大军。”杨磊摇摇头,好像替小圣人着想似的,“西县不但远离成都,小圣人不得不在哪里严防死守。”

“非也,小圣人针对胡人的方案是敌不动吾不动,敌动吾必动。”杨昌仿佛小圣人的心腹,把小圣人心里揣摩得清清楚楚,“现在胡人要进攻大理,他必然要帮助大理。”

“买,怎么不买呢?”杨文断然说道。

杨磊觉得杨荣总是与自己唱对台戏,心里有些不高兴。

虽然他心里不高兴,但是他表情并没有表露出来。

他依然对着杨文拱手一礼:“族长,这个价格可不便宜。”

杨文的目光不禁望着杨昌,杨昌知道自己必须说话:“小圣人给大理的价格是二十贯,并且不含运费。可以说杨氏极为优惠,而且还包括运费,实际几乎五折。”

“族长,小圣人显然是看在侄儿行空份上,才给杨家如此优惠的价格。”杨荣急忙上前一礼,对着杨文说道。

杨荣也不是非要帮助杨磊,只是两人素来不知。

杨磊凭着他是嫡系份上,经常打压不是嫡系杨荣,让杨荣提出的建议经常被否决,让杨荣怀恨在心。

杨磊难得吃瘪,杨荣怎么能够放过这个机会,趁机落井下石,同时也提高自己的声望。

杨文一边喝茶,一边看着杨磊与杨荣斗法。

两人斗得越激烈,他越高兴。

如果整个族人都团结在一起,还要他这个族长做什么。

而且如果这些手下互相勾结,共同对付他这个族长,那么他这个族长就到了尽头,只要让贤。

宗族最好至少要分成两派,互相攻讦,最后要他这个族长来定夺。

如果没有两派,也要制造出来两派,他的这个族长位置才能劳劳实实。

治国在于平衡之道,治家何尝不是在于平衡之道。

杨磊一系强大了,必须扶持杨荣一系。

绝对不能让任何一方独大,可以让一方稍为强大一方稍为弱小。

以前杨磊打压杨荣一系,现在应该是帮助杨荣一系了。

杨文想到这里,咳嗽一场:“赵家庄的兵器必须采购,一是价格便宜,二是还要防备自杞国。”

杨氏各房一听,族长确实说得有理,一起称是。

“禀告族长,赵家庄还有一些刀剑,也是打折,不知还采购不?”杨昌感激看了杨荣一眼,同时继续向杨文询问兵器采购事宜。



杨氏各房互相望了一眼,一听要耗费百万巨资,可能家家都要出钱。

虽然这个更加安全,可是这个钱可能把家家户户掏得一干二净了吧。

况且,杨家已经有人在赵家庄当军师,按照小圣人忧国忧民的思想,他绝对不会坐视不救的。

既然如此,海龙屯能够不修乃是最好。

一个叫杨荣参议打量杨昌,对着杨文拱手一礼问道:“族长,不知赵家庄的兵器不购买不?”

他的儿子不但与小圣人关系亲密,而且不是小圣人的军师,甚至能够对小圣人直接提出合理化建议。

杨文挥挥手,制止两人争论。

他扫视大厅众人一眼,现在人不禁一惊,表明族长要发话了。

果然,杨文沉声说道:“海龙屯耗费甚大,不下百万贯,这个暂时不用考虑。现在吾杨家也有人在赵家庄当军师,小圣人显然不会见死不救。”

族长已经发话,显然这是最终结论。

它方圆大约十里,可屯兵上万,全部都是坚壁,乃是用千斤巨石铸就。

它到山顶只有一条陡峭山路,杨家打算在山路上面修建十二个关口。

它不但有城门,也有箭楼、仓库、兵营、水牢于城中,还有城堡、宫室,各关之间石墙相连。

如果建成了,可真正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其它各房一想,这个远远比在在播州安全,纷纷附和。

杨磊根本就不相信,打量北方一眼,好像那里就是西县:“难道小圣人抛弃西县的大好基业不要,来舍已救人帮助大理。”

“正是,小圣人不是在《战争说》已经得出这个结论了。”杨昌一边说,一边指着《战争说》来反驳杨磊。

杨磊依然没有被说服,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死心:“如何证明小圣人要出兵大理。”

“这个非常简单,因为犬子乃是小圣人的军师。他当然知道小圣人的安排。”杨昌淡淡说道。

虽然他语气极淡,但是透露信息极大。

杨磊想了想,对着杨文拱手一礼:“族长,胡人撗扫天下,就是金国、西夏也灭亡了,大理与自杞国乃是早晚之事,杨氏还是得为自己考虑一下。”

杨文未置可否,而是把目光投向杨昌。

“小圣人已经两次击败胡人,第三次逼得胡人主动和谈。小圣人在《战争说》早已料到胡人要进攻大理,而且提出大理不可不救。”杨昌对着杨文拱手一礼,从容回答,“只要小圣人出手,胡人必然难以讨好。”

“小圣人也只是说帮助大理,但是并没有说非要出兵。”杨磊拿出赵平的《战争说》,指着上面的文章,不依不饶针对杨昌。

“小圣人确实在《战争说》说过此话。”杨昌话让杨磊大喜,没有料到杨昌这么快就投降了,让他有一种找不到对手的感觉。

杨磊看见其它各房纷纷赞同他的建议,不由得大喜,斜着眼睛望着杨昌。

如果说杨昌是偏房之中偏房,那么杨磊则是嫡系之中嫡系。

杨昌是依靠儿子杨云才成为参议,那么 杨磊生下就是参议。

虽然同样是参议,他的资格远远超过杨昌,说话的份量远远超过杨昌。

整个议事大厅此时没有人发出声音,杨磊的话已经赢得大部分人的同意。

“杨参议,这个叫做轰天雷的火器价格是多少?”一个叫做杨磊参议出来,拱手一礼问道。

杨昌一边还礼,一边回答:“一个十五贯。”

“这也太昂贵吧。”杨磊摇摇头,突然提出一个建议:“族长,不如在龙岩山山顶建立一个海龙屯,可以一劳永逸,永保杨氏安宁。”

杨氏针对胡人进攻有多套方案,其中一个就是在百丈龙岩山山顶,建立一个如合川钓鱼城的防御工事。

这个龙岩山山顶中播州大约六十里路,地形极为险要。

杨氏所有人目光一起聚集在族长杨文身上,看看他如何定夺。

杨文没有料到众多人支持杨磊的意见,出乎他意料之外。

他喝茶一口,摇摇头说道:“海龙屯相当于在龙岩山山顶重新修建一个城池,没有十万人力及十年时间,难以完成。”

在场杨氏各房听到此话不由得大失所望,虽然料到族长竟然如此作出决定。

“海龙屯那是万不得已最后选择,现在胡人一时还不能进攻过来,即使要进攻,前面有大理国、自杞国。”杨文看到众人失望的表情,解释说道。

五百七十九、杨氏策略 (第3/3页)

想像。

杨文一时犹豫不定,沉入沉思之中。

他着端起茶杯,打开茶盖,轻轻地喝茶,然后有些沉重把茶杯放在案几上面。

他此话并没有打消一些人愿意把女儿送出去做偏房的念头,毕竟像杨昌这种依靠杨云出人头地的太少太少。

阅读纵横宋末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