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第二百八十五章 十五之约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人们都有个心理,当物价飞涨时,那价格紧俏的商品越卖得火,有时还会出现盲目的采购现象,而当商品价格回落时,百姓好像又清醒过来,突然发现,原来自己压根就不需要这件商品,自己之前的行为是多么的冲动可笑。

现在杭州的情况就是这样,当百姓发生粮价和以前差不多,而且很容易买到时,况且看样子说不定还会继续降价,就开始保持观望状态,商人们的米粮卖不出去也正常。

虽然不明白什么社会学道理,但是商人们也意识到不妙,不这现在主动权不在自己手里,还能有何办法,谁不知道粮食降价会亏本,但谁又敢不卖,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就算保密工作做得再好,总会有风声泄露出去的。

得到内线的通风报信,商人们何尝不清楚现在官衙已经购买了十几万石粮食,杭州再无缺粮之忧,所以就算大家的米粮积压在仓里发霉、腐烂、变质,也休想动摇粮价的变化,不过在这个时候,众人绝对没有了这行想法,只是期望官衙能高抬贵手,放缓降低速度,以减少损失。

其实当粮价降到一百三十文时,某些士仲富豪就已经坐不住了,急得焦虑不安,考虑了片刻,也不知道是谁起的头,纷纷跑到州衙求见范仲淹,表示自己不忍城外百姓流离失所的惨景,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且前些时候有事打样暂且关门的粮铺纷纷重新经营起来,没有缺斤短两不说,价格也非常公道,想到以前总是骂人家是黑心奸商,看来真是误会人家了。

若是知道了纯朴百姓们的心声,那些奸商们肯定会泪留满面不可,不是他们想做善人善行,大发慈悲,救民于水火,而是这些道,有心做恶也不容易啊,前几日他们还想着少赚也是赚,薄利多销也不错,现在却不停向上苍祈祷,希望不要赔太多钱。

也不怪他们这样心灰意冷,主要是形势变化得太快,现实让他们不得不低头,当官府将米粮价格调降至每斗一百七十文钱之后,还没足三天又降十文,之后像是发生连锁反应似的,每隔段时间降一次价,直到现在,才十来天的时间,米粮价格已经降到每斗一百零几文钱,看这趋势,他们心里也清楚,还没算完,过段时间肯定还要调整,直到恢复干早之前的正常水平。

如果是在干旱之前,官府的动作对他们根本没有任何影响,这个价位也有利润可赚,然而今时不同往日,他们可是花了高价才能囤积到如此多的粮食,才卖出去一成不到,现在他们的心思是不指望赚钱,只求别血本无归就成。

按理来说,随着米粮价格的不断降低,百姓应该会借机多买以存储起来,而奸商店铺的价位也和官铺的差不多,不可能只卖出那么少的粮食,然而许多事情并不是都能用常理说得清楚的。

第二百八十五章 十五之约 (第1/3页)

小如不货中,只然是金秋八月。/、QВ⑸.coМ\按照常理来说,如今认,就算还是艳阳普照,秋高气爽之时,但也总会偶尔下几场秋雨,终归快要临近冬季,一层秋雨一层凉的景象也该发生了,然而,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整个杭州地区,不要说下雨,连云雾蔽空的场面前非常难见到,还是晴空万里,骄阳似火的场景。

百姓想尽一切办法,又是求神又是拜佛,最后连不司雨职的灶君都烧香祭拜以表心意,希望他能够将人间的信息带到天上去,可惜天不从人愿,可能最近满天神佛都不在家,或许出门远行了,根本听不到民间疾苦之声,更加不用说深受感动,降下甘露来。

百姓很无奈,心有不诚者还偶尔腹诽不已,但没有人感到悲观绝望,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只要家、人还在,大不了明年再忍忍,苦日子总会熬过去的,况且日久见人心,关键时刻,善人总是比恶人多。

近段时间,杭州城粮粮价格让纯朴的百姓稀里糊涂的,不仅看不明白,也想不清楚,先是限定购粮不说,而粮价也毫无征兆的从九十文钱提升至一百八十文,价钱多了倍,这还了得,大家当然是疯狂购吴,但没过几日,粮价又降了下来。

阅读在北宋的幸福生活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