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更迭

〖历代王朝更迭〗

第78章商鞅变法的利弊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从地理环境看,魏国占据安邑,西有山川的险要作为护国屏障,东有肥沃的土地。魏国如果强盛,可以向西入侵秦国,如果疲弱,可以退守东边。

此时魏国刚刚败给齐国,实力大削,现在正是对付魏国的最佳时机,所以商鞅建议秦孝公出军,驱赶魏国到东边,抢占黄河和崤山的险要地势,以作为保护国家的屏障。

秦国在西部,土地没有中原的肥沃,还不时受到西边少数民族的侵扰。如果秦国想称霸中原,必然向东发展。在东方,魏国实力不小,首当秦国进军中原的要冲。无论如何,只要秦国向东发展,就必须搬开魏国这块大顽石。

前些年,秦国屡受魏国侵扰,因为魏国害怕秦国向东发展。经过改革,秦国实力大增,必然会对正在衰弱的魏国垂涎不已。

秦孝公很倚重商鞅,所以再次命商鞅领军征战。商鞅是文官而非武将,秦孝公两次都让商鞅带军出征,可见秦国缺乏大将。商鞅不是将军,不擅打仗,让他领兵征战,他只能凭智谋取胜。

魏国曾经败给商鞅,听说此次又是商鞅领大军入侵,于是派公子卬领军迎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魏国是昔日的大国,大军开动,仍然军威严整,气势骇人。

两军相遇,魏军布阵严谨,法度大开大阖,很有大国风范。秦军将士勇猛异常,人人精神抖擞,渴望擎旗斩将,杀敌立功。然而,秦军布置松散,没有使士气扭成一股绳,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商鞅变法的时期,如果想获得升迁,必须有实际的功劳,比如耕田种地优秀,又比如作战勇猛。有赏便有罚,遵循新法可以获得赏赐,触犯新法便要遭受处罚。

面对触犯新法的人,商鞅决不姑息。有一次,700多个囚徒触犯新法,商鞅手起,700多颗人头马上落地,血溅闹市。

秦国一天天强大,魏国却一天天削弱,秦国需要抓住机会对付魏国。秦孝公十七年,即商鞅第二次变法施行5年后,魏国大败于马陵,将军庞涓被斩,国力大衰。

第二年,商鞅献计献策,建议秦孝公趁魏国元气大伤出征魏国。魏国紧挨周国,是众诸侯争夺的焦点,一旦国力衰微,许多诸侯国便对其虎视眈眈。

商鞅对秦孝公说,魏国地理位置关键,对秦国而言,它就像心腹之患,如果秦国不吞并魏国,魏国就要灭亡秦国。

第78章商鞅变法的利弊 (第2/3页)

上次太子触犯新法,他的监督官公子虔被罚,公子虔恨商鞅入骨。第二次变法施行四年后,公子虔再度犯法。商鞅操起大刀阔斧,毅然决然地处公子虔劓刑。劓刑,就是削割掉鼻子。为了变法,商鞅整得公子虔面目全非,这更加深公子虔的怨毒之心。

公子虔是太子的监督官,负责太子的道德品行,如果太子行为不合道德要求,他有权责指正。商鞅削公子虔的鼻子,在太子的道德监督官上动刀,就是削道德监督官的脸面。

商鞅两度惩治太子的人,毫不顾忌太子的颜面,使太子对商鞅心存忌恨,这也为商鞅埋下了祸根。

改革法令颁布后,商鞅宣布:以法为教。按新法行事的温顺百姓,商鞅大赏特赏。被赏赐的人多是耕田种地优秀,出军作战勇敢者。

阅读历代王朝更迭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