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更迭

〖历代王朝更迭〗

第129章“远交近攻”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秦国有了四贵执掌权柄,则大王就被架空了。正所谓功高震主,多少大臣一旦有了权力就陷主上于危险的境地。李兑曾经是赵国的臣子,主父最终被困于沙丘,百日之内无人解救,最终饿死。崔杼、淖齿曾经是齐国的臣,齐君最终被他们害死。今秦国宣太后、穰侯魏冉专权,并和高陵、华阳、泾阳君等人内外相连,范雎担心有朝一日秦国会再一次出现崔杼、淖齿、李兑这样的事情。”

“大王心知肚明,您身边其实充斥着魏冉的人,而且朝中许多大臣都是魏冉的党羽,可谓权倾朝野。大王一个人在朝廷,就是孤家寡人,这让为人臣者怎么能够安心呢?如果这种情况不加以阻止的话,秦国也许就会落入外人之手。”

范雎此番话令秦昭襄王刮目相看,他终于等来了这个贤人,其不仅可以为秦国的未来考虑,也可以为秦王的地位考虑。有范雎辅佐的秦王终于下定决心对所谓的“四贵”动手了。

公元前266年,秦昭襄王解除了宣太后的权力,之后他把穰侯、高陵、华阳、泾阳君逐出关中,并且免掉了穰侯的相位,拜范雎为相,封为应侯(应在今河南宝丰县西南)。秦宣太后在秦国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呼风唤雨41年后,就此落幕。

第129章“远交近攻” (第3/3页)

,则一时之间必定难以取胜;如果多派军队,则打胜了也无法占有齐国土地。与其便宜了韩国和魏国,不如先攻打和秦国相邻的韩国和魏国,逐步推进。当前的形势很明朗,为了对付南方的楚国和西方的秦国,齐国与韩、魏两国正在谋求结盟。因此,为了使得形势对秦国更加有利,秦国需要抢在韩国和魏国的前面,率先派遣使者主动与齐国结盟。

这个外交政策,对东方六国而言,无疑是一场噩梦。

“远交近攻”的实质,是让秦国想要攻灭的所有的国家都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这样,秦国就能够对列国各个击破。范雎对秦国的未来发展所订立的策略可谓高屋建瓴,令秦王心悦诚服。然而,如果秦王不能亲自主持国家大计,依然如一个傀儡般让宣太后在幕后操控,则范雎所有的设想即使再美好,也只能流于空谈。

通过对秦国未来发展政策的制定,使得秦昭襄王见识了范雎的才智,心生重用范雎的心思。范雎也是心知肚明,因而可以由公到私。就宣太后掌权之事,范雎说道:“昔日,我在山东,听人家说,齐国有孟尝君,很有才能,齐王只能望其项背。而到了秦国之后,则只听说秦有宣太后、穰侯魏冉,以及华阳、高陵、泾阳君,还没有听说有秦王。大王是一国的领袖,应该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有生杀予夺的权威。然而,再看秦国之天下,太后能够不管君上而擅自行事,穰侯能够不顾国家而把持对外大权,华阳、高陵、泾阳君可以不闻法规而自行决断,这是秦国的‘四贵’。四贵的权势盛,国家就危险,大王的权力怎么能不倾覆?大王何以向秦国发号施令呢?”

阅读历代王朝更迭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