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更迭

〖历代王朝更迭〗

郡县之制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丞相隗状道:“陛下,六国之中不仅货币存在巨大差异,度量衡都各不相同,朝廷征收赋税之时须向各地言明不同的规格,程序纷繁复杂,极易出错。”

李斯道:“不仅货币和度量衡,六国的文字也不统一,微臣每次颁布法令,都需写成六种版本,逐一校对后才能颁发下去。有次府吏搞错了齐地和楚地的两个版本,导致两地均耽误了颁发是时间,种种不便,不堪其扰!望陛下慎重考量此事。”

始皇帝道:“众卿都是国之栋梁,言之有理,今命冯劫十日之内拿出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的具体措施,不得延误!”

冯劫俯首道:“臣领旨,定不负圣望!”

几日后朝会,冯劫奏报:“臣对各地的货币、文字、度量衡进行了对比衡量:货币重在携带方便,我大秦的半两钱圆形方孔,外形美观,携带使用简便,优于六国的钱币,因此臣建议用半两钱兑换天下其他货币,一布币兑换一个半两钱,一刀币兑换三个半两钱,一蚁鼻钱兑换两个半两钱,命黔首限期去官府兑换,否则全部作废,今后各地民间禁止铸币,全部由中央统一铸币,私下铸币者严惩;

可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

度量衡在我大秦自商鞅变法就有成文规定,此后征收赋税等可直接使用商鞅量,在各地分发标准的商鞅量进行校对,逐渐废除各地其他的度量方法;

各国文字最是复杂,虽然大致笔画类似,但细细比较各有差异,秦字之中也有不如六国文字的地方,但为统一书写,仍建议全部使用大秦文字,在全国推广。”

始皇帝沉吟片刻,道:“对货币和度量衡的评价和做法都是恰当的,货币宜在短期内全部统一,替换度量衡则尚需时日,不宜急于求成。这两件事情就按卿的意思办!

朕以为新朝应使用新的文字,用以宣扬盛德!李斯听命,朕命你半年之内结合如今使用的文字,制作一种更为美观大方的书写字体,命名为‘小篆’,制作之后颁行天下!”

李斯道:“臣领旨。”

还有一个奏报说一个楚地的大户,来咸阳买了一处房屋,秦人要按半两钱结算,楚人却根本不知道半两钱是多少,后来找到官府才确定一个蚁鼻钱兑换两个半两钱。好不容易谈好价钱,秦人写的地契楚人又不认,因为整个契约是用秦国的文字写成,楚人只认得其中十之二三的字,最后只得又请地保出面写成两份,一份秦国字的,一份楚国字的,这才算成交。

类似案件不计其数,买布有为度争吵的,买米有为量打架的……

冯劫此时已经认识到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于是朝会上奏报始皇帝:“今天下方归一统,然六国留下的习俗却没有改变。六国之人仍然使用之前官家颁发的货币,齐燕用刀币,三晋用布币,楚国使用蚁鼻钱,而我大秦使用的则是半两钱,各种货币之间兑换繁琐复杂,不同区域的黔首又只认同自己的货币,因此微臣以为应当统一各种货币!”

此话一出,朝堂一阵窃窃私语,都认为冯劫所言句句属实,这的确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始皇帝道:“御史大夫言之有理,众卿还有什么看法?”

自此民族文化开始统一了起来。

秦始皇统一文字,推动了秦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利于同一六国,同时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进程,国家的融合,和提高了人们的认知。

文化上,有利于文化传播。

政治上,有利于国家统一。

经济说,有利于经济发展。

郡县之制 (第3/3页)

了。

自从天下统一,始皇帝便不再让王子们一起读书,转而为每位王子安排一位老师。扶苏的老师便是将军蒙恬,始皇帝以为扶苏过于懦弱,须向武将学习刚猛之气。

自秦统一六国之后,御史大夫冯劫便陆续接到很多地方呈送上来的新奇的奏报。

其中一个奏报是说齐地的商人邹琦来秦国做生意,因外出紧急,未及去官府将随身携带的刀币兑换成秦国使用的半两钱,住店结账时,店家不收刀币,而邹琦身上又没有其他货币,二人因此发生口角,最后竟然大打出手。最后闹到官府,官府也无法断定谁对谁错。

阅读历代王朝更迭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