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更迭

〖历代王朝更迭〗

第113章本家间的较量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同为外戚,但王凤是现在皇帝的外戚,王商是昔日皇帝的外戚。王商,字子威,涿郡蠡吾(今属河北)人。汉宣帝刘询称帝后,怀念死去的老母亲,寻找外戚,找到两个舅舅,分别是王无敌和王武。王武死后,王商继承爵位。王商轻财好义,广交豪杰,慷慨豪迈,声名远播。王武死后,王商只要爵位,将继承的财产全部散给其他兄弟。王商此举,满朝公卿极为赞赏,向刘奭举荐。刘奭欣赏王商轻财好义,封光禄大夫,兼任右将军一职。

当初刘奭想废刘骜,王商极力劝阻,对刘骜有过恩情。于是,匡衡被贬后,刘骜就提拔王商担当丞相一职。王商是元老级人物,轻视王凤这种后生小子,认为王凤只是跳梁小丑一个。王凤当大司马,王商当丞相,两人相见便是冤家路窄。王商是火炮,只要心里不舒服,就要张嘴批评,甚至公开批评王凤,说对方太过专权。

对于王商,王凤不敢乱说。成帝建始三年(公元前30年)秋,黄河连续四十多天的大雨泛滥。长安城谣言四起,说长安将要被淹没。朝臣听说后,十分惊恐。刘骜无能,惊恐很自然;王凤强人一个,也害怕。刘骜召集朝臣商议对策,王凤建议皇帝和皇后先登船逃命,然后再救其他人。朝臣被吓傻了,大脑失灵,都同意王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汤是西域的苍鹰,西域有事是他崛起的大好时机。王凤瞄准时机,建议起用陈汤。火烧眉毛,刘骜才知道陈汤的厉害。陈汤淡然从容地对刘骜说,不用担心,不出五天,一定会传来解围的消息。陈汤在西域待了很长的时间,知道汉朝的军事实力,更知道乌孙国的实力。陈汤说,乌孙国不堪一击,一个汉军能抵挡五个乌孙兵,乌孙国军事装备比汉朝的落后一大截。身为将军,陈汤知道兵贵神速。他说,如果从中原发兵,路途遥远,耗费时日,大军还没到,战争就打完了。刘骜接受陈汤的建议,不从中原发兵,就近调遣。果然,静等五日后,段会宗奏疏传到,说兵围已解。陈汤不负王凤厚望,料兵如神。王凤趁热打铁,建议重新起用陈汤,刘骜封陈汤为从事中郎。从事中郎相当于军事统帅部军师,大汉军事部署,陈汤说了算。

双手扶植陈汤,王凤的一双眼睛却恶狠狠地盯着匡衡。匡衡身居高位,招致很多双恶毒的眼睛。匡衡见不得别人穿歪鞋,可他自己的脚也不正,将鞋给穿歪了。匡衡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国家四百顷土地,理应被罢免。匡衡为人师表,行事却糊涂至此,伤害国家利益,刘骜只得公事公办。

本家之间的较量

“丞相之位就该由我来做!”王凤想得咬牙切齿。可是匡衡毕竟是刘骜的老师,这真叫人头疼。

由于阅历极浅,刘骜什么事都要咨询老师匡衡,大多数都听取匡衡的建议。匡衡不傻,他深知自己是王凤的眼中钉。同时,为了王家大业,王凤必须逼聪明人匡衡让路。然而匡衡主动辞退后,王凤又遇上一个更厉害的对手——外戚王商。

第113章本家间的较量 (第2/3页)

不知道优点,就按匡衡的意思办理陈汤。

陈汤赌性难除,为了挽回一线生机,决定再赌一把。陈汤上书,奏说康居国送来长安当人质的,不是真王子。陈汤靠打仗起家,此举不过是蓄意再次挑起战争,大发战争横财。然而经过查访,刘骜证实康居国送到长安的是真王子。陈汤欺君,被抓捕入狱,罪当斩首。正当陈汤命悬一刻之际,光禄大夫谷永上书为陈汤开脱,说陈汤建立开国以来对匈奴作战的第一大功,瑕不掩瑜,不应该为一丁点小错就诛杀陈汤。谷永的父亲是谷吉,谷吉护送郅支单于的儿子交还时被郅支单于杀害。陈汤矫诏出兵,斩杀郅支单于,在客观上为谷吉报杀父之仇。谷吉上书救陈汤,一方面是报恩,另一方面是为王凤办事。

谷永上书,刘骜觉得言之成理,释放陈汤,削其爵位,贬为普通士兵。陈汤起于贫寒,经过封侯高峰,现在复归平民,他的生命走了一个圆圈。然而天生陈汤必有用,侯爵失去必复来。陈汤被释放不久,西域都护段会宗发书告急,说都护被乌孙国军队围困,奏请征调西域诸国军队和驻扎在敦煌的汉军。

事情的始末是这样的,乌孙国内诸王发生争执,段会宗履行职责,前往平息。平息后,段会宗前脚刚走,乌孙国又起内乱。段会宗大怒,返身干涉,言语有失,得罪乌孙国。乌孙国见段会宗无能,齐心合力,一致对外,合击段会宗。段会宗不能当机立断,坐失良机,深陷重围,才发书告急。

阅读历代王朝更迭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