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更迭

〖历代王朝更迭〗

第153章新旧交替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在治国思想上,刘秀依然延续了西汉武帝的思想,十分崇尚儒术的力量。一次,光武帝刘秀在巡幸鲁地之时,曾派大司空率领百官前去祭祀孔子,后来还将孔子后裔孔志封为褒成侯,他的意图天下皆知,旨在彰显自己尊孔崇儒,要求天下人学习自己,大力学习儒家学说。

孔子更是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道德原则和道德境界,而孝悌是仁的基础。所以东汉才会特别重视“举孝廉”的选官制度,自然,儒家思想提倡的这些,对于当时而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了进一步改善民生,提高政府的效率,警惕地方势力的发展壮大,刘秀于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县国不足置长吏可合并者,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经过一番革旧翻新,地方官吏缩减至十分之一。

在取得政府改革的成功的同时,光武帝刘秀还双管齐下,下诏废除西汉时的地方兵制,撤销内地各郡的地方兵,裁撤郡都尉之职。除此之外,刘秀还取消了都试,即郡内每年征兵训练时的测试。地方的防务则改由招募而来的专门的军队担任。自此,刘秀相信,天下只要按他描绘的蓝图和既定的国策继续下去,刘氏一族定然能够千秋万世、一统天下。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坐拥江山

刘秀在建国后,复立五经博士,恢复太学。太学学生都将入朝为官作为了学习的最高目标,由此,才能够光耀门楣、光宗耀祖。

第153章新旧交替 (第2/3页)

的封地。例如早在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就有二十三个这样的王国存在。为了获取旧贵族王侯对于其政治军事的支持,光武帝刘秀最初恢复了许多旧王国,并为自己的亲族另设七个新王国。到了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有三个王国的国王死去,其国名便被废除。随着内战的结束,光武帝刘秀终于可以不用前皇室的支持进行统治,次年,刘秀便废除了所有的国,并把它们的王降为侯。这之中,有三个例外:其一自然是刘秀的养父刘良,此外便是已故刘秀的大哥刘伯升的两个儿子,即刘章和刘兴。

在解决封国问题的同时,刘秀也着手处理地方豪强势大的威胁,到了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天下豪强土地兼并的问题日渐严重,威胁皇权的稳固和百姓的安居乐业。这一年,光武帝刘秀下令,要求各郡县丈量土地,核实户口,作为纠正垦田、人口和赋税的根据。

这极大地损害了四方豪强的既得利益,一剂猛药下去,各地豪强纷纷表示反对。刘秀遂决定“杀鸡儆猴”。下令将度田不实的河南尹张伋及其他诸郡太守十余人处死,并表示要严厉追查下去。各地豪强大姓纷纷担心,刘秀会对自己动手,于是,他们决定先下手为强,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反抗,有甚者,某些地区竟然爆发了武装叛乱。其中以青、徐、幽、冀四州最严重。

刘秀见此,知道自己触动了天下豪强的禁脔,为了继续维护自己的统治,他不得已做出让步,此事只有不了了之了。但是,度田因各项政策措施,都不同程度地在各地有所实行,为恢复发展社会生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得垦田和人口都有大幅度的增加,从而奠定了东汉前期八十年间国家强盛的物质基础。

阅读历代王朝更迭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