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亲军锦衣卫

〖明末亲军锦衣卫〗

第149章 了解情况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孙大可继续汇报:“但这批哗变的边军却是有良心,没有变成乱军,他们的头领是守备王尽忠,约束将士就呆在军营里没有祸害周边百姓。只是不定期的到周边的大户借点米粮维持,然后不断的上书总督杨鹤和延绥巡抚岳和声,要挟他们尽快解决积欠。”

洪承畴不由感慨:“这个王尽忠单单这一举动,就足可免其死罪了。”

军兵哗变,不像揭竿起义的杆子流民,或者是马匪盗贼。

流民组成的杆子盗匪,还都是有些良善百姓,还能遵守不侵扰乡邻,只抢些物资,裹挟点青壮,严守着兔子不吃窝边草的规矩,其实,对百姓的伤害并不是很大。

但哗变的士兵就不一样了,他们因为走投无路而哗变,一旦哗变,他们就认为自己必将接受军纪无情的惩罚,就有了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态,所以,其危害之烈,远大于流寇盗匪。

而这个王尽忠,却能约束哗变手下,只是到周围富户家商借米粮,然后威胁朝廷官府,可见这个人的良心还在。

这就是洪承畴所说的单凭此表现,就足可饶恕他不死。

其实,朝廷对边军的哗变闹饷,也不敢轻易严惩那些闹事的士兵将士,大多是推出当地官府的人,杀几个平息将士之怒,然后安抚他们,继续为国死战就完事了。

尤其,在这之后,大明的军队因为欠饷哗变此起彼伏,就连每年四五百万,掏空国库的关宁都发生了哗变,更何况其他?

孙大可继续汇报:“这件事,三边总督和山西巡抚刚开始还极力隐瞒,但京城里出了皇上微服私访大人您的案子,同时他们再也遮掩不住,才不得不上报朝

赵兴默默的点头:“这也不少啦。”

孙大可一笑:“其实,真正哗变的只有王尽忠的五千,多出来的,是杨鹤派去围剿他们的赵何的队伍,双方不但没打,还直接合兵一处了。”

赵兴吃惊的问道:“还有这样的奇葩事?”

孙大可看了一眼尴尬的洪承畴:“这其实不奇怪,因为派去围剿的赵何部,也积欠一年多了。”

洪承畴一摊手,自我解嘲的辩解:“我虽为都粮,但也是没米下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49章 了解情况 (第2/3页)

深长的道:“若有一能臣,掌握一支不说多了,就只要五千由年轻人组成的,装备钱粮充足的队伍,那就足可蔑视天下啦。”

洪承畴没有接话,但已经有一种心向往之的神色浮现在面颊。他有亲身经历的,自己三百衙役家丁组成的队伍,代替已经无兵可用的边军,就可以杀散两万围困韩城流寇,杀敌三百,解了韩城之围,足见其中内涵了。

收回跑题的话题,赵兴对孙大可道:‘你继续回答我的问题’

孙大可忙再次躬身禀报:“哗变的边军是陕西的榆林卫,合计有哗变的将士号称两万,其实按照属下的侦查,最多一万。”

阅读明末亲军锦衣卫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