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桃花坞〗

第200章 杨恭石之死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这时候的胡椒基本上是东南亚或天竺进口,而且生产的极为有限。岭南沿海有些人跑那边的贸易,在那边收购一些运回来贩卖。杨义是知道胡椒的价格的,在关中大地,一两胡椒相当于一两黄金的价格,如果他能大量生产,那他的财富不可想象。

第三个是珍珠!

这时候还没有几个人会养殖珍珠,但杨义恰好就会。他在后世曾在珍珠养殖场做过一段时间的学徒,基本的养殖方法他是懂的。这时候的珍珠是非常值钱的,哪像后世的珍珠,基本上都是按斤来算,一斤也就几十上百块钱。而现在的珍珠是按颗来算,小的一两贯钱,大的几十上百贯,比黄金还贵。

这三个事物在这时候是最赚钱的行当了,这时候的人都不懂怎么弄,而杨义就会两个了,剩下的一个胡椒,他得想办法去弄才行。在这些人的谈论中,他也知道贩卖到这里的胡椒,基本上都是炒制过的,并不能种植。

而盐就更简单了,在海边找块大的滩涂,平整地面就可以做成晒盐场了。而且晒的盐非常洁白,不像这时候的盐,有的乌黑麻漆,有的黄澄澄,有的压成了砖,被百姓称为盐巴的盐砖。

随着夜幕降临,吊唁的宾客渐渐散去,剩下的只是道士做法事发出的声音,还有就是亲属的嗷哭声。

这时没有电灯,在这寒冷的晚上做法事,只有几个灯笼能用。而杨宅周边黑麻麻的,再加上时不时传来的哭泣声,气氛极为阴森恐怖。

人群中谈论更多的事,采挖出来的砚石受到门阀权贵的控制,卖不上价格。由于路途的关系,只能用骡马驮运走山路到北方,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还摊薄了利润,他们都纷纷感叹,如果有大海船就好了。

而杨义无意中听到了三个生财的项目,如果利用好了,他将能富可敌国。

第一个是盐!

这时候的盐基本上是靠煮,不仅成本高,而且盐粒的颜色惨不忍睹。也就是一口大锅,里面放着海水,下面烧火熬煮,等水分蒸发完了之后,剩下的就是盐。再经过一番炒制、磨碎之后,便是这时的人所使用的食盐。

第二个是胡椒!

第200章杨恭石之死 (第3/3页)

。杨义认真的听着别人的谈论,里面的信息是海量的,但他听到一些地名却云里雾里,比如上坑、下坑、陈坑、老坑等等。

这地方在后世是以讲粤语为主,但这时候却是以中原的官话为主。虽然中间掺杂了少量的粤语,但杨义还是能听得清清楚楚的。

他还发现了一个小秘密,有人在七星岩东南发现了一种白石头,这种白石头坚硬圆润,也可以做砚台。但是,当有人拿这种白石头做的砚台磨墨时,却发不了墨,他们可惜这种白砚石的同时,也为自己跑了大笔钱财而心疼。

可杨义在一些历史杂志上看过,古人的普通百姓化妆所用的粉底,就是用白石头磨成粉弄的,而有钱人则用珍珠粉。所以他暗暗打定主意,这个地方一定要弄到手。

阅读桃花坞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