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诉才是正义

〖胜诉才是正义〗

第363章 人赃俱获!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安-2计划的不靠谱程度应该比热气球及图124计划加起来都高。

也难怪约瑟夫·门德维奇要写共享遗书了。

而且,他们的计划中都完全不考虑kgb的存在?

若是捷尔任斯基同志还活着,肯定要大声质问“你们礼貌嘛?”

……

鉴于连他们自己都认为成功的希望小于5%,这份文件实际上是一份自杀宣言。它引用先知泽卡里亚的一段恰到好处的诗篇开头:“……从北方土地出逃…逃吧,住在巴比伦的犹太儿女。”

随后,他继续写道:

我们要用这个行动引起苏联政府领导人注意……,并向他们宣布,允许我们犹太人回归祖国是符合他们的利益的。全世界的犹太人!为你们苏联兄弟的自由而奋斗是你们的神圣职责。活着还是死去,是俄国犹太人的命运,我们知道这命运很大程度肩负在你们身上。

爱德华觉得这个事情有点滑稽,他无法理解双方的立场。

尤其是苏联政府,为什么死卡着不让这些人离开?

在1970年6月15日,也就是逃跑计划执行的那天。

苏联政府帮助了这些人礼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爱德华更是一声叹息,犹太人一直以保持自己的血统(文化传承)而骄傲,但这种骄傲的代价就是不管到那个国家都无法融入到主体民族中去,犹太教那些奇奇怪怪的传承已久的仪轨就是在不停的向周围人昭示“我和你们不是一伙儿的我和你们不是一伙儿的”

少数民族玩这手,真不是给自己拉仇恨么……

若是在合众国倒还算可以,毕竟民族大熔炉不是白叫的,大家虽然彼此看不顺眼,但多少还能相互凑合。

可在对于民族与土地有着强烈执念的俄国,这么搞就有自己找棺材睡的嫌疑了。

当然回归故土的热情值得嘉许,只是……一架由一个二把刀驾驶的严重超载的安2飞机能毫发无伤的穿过芬兰领空?

只要以色列愿意收,那么把这些不安定份子送出去岂不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不要说什么这些异见者去了国外就会成为境外势力,实际上他们不安的力量源泉在境内而非境外。

再说了,往外一送,让这些人去他们的梦想之国住几年,现实很快会让他们清醒的,甚至要求回归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咳咳,不信问问现在在以色列的卡哈尼拉比,如果合众国愿意赦免他罪过的话,他是否愿意再度成为美国公民?

至少在合众国,可没有警察把他粗暴的压在警车引擎盖上……

按照计划由库兹涅佐夫小组订下从列宁格勒飞往普利奥泽尔斯克航班的全部12张机票,当飞机在普利奥泽尔斯克这个离苏芬边界只有40英里的小镇降落时,乘客可以用两把假枪将两名飞机乘员制服,让他们离开飞机,并不伤害他们的生命。

这个计划施行时不会有人受伤,这样苏联当局就没有理由要求引渡逃跑者了。(在苏联与瑞典签订的双边协定中,只有政治犯,而不是通常的刑事犯才能受到免于引渡的待遇。)

然后在普利奥泽尔斯克接上另外4个人,这架超重的飞机就由迪姆西茨驾驶飞越苏芬边界(芬兰化的芬兰,并不牢靠,大家都认为如果在芬兰降落那么肯定会被直接送回苏联),直飞到瑞典。

在那里这些逃跑者将要求政治避难,并要求把这架飞机送还给苏联。

乘客中一个叫约瑟夫·门德维奇的人起草了一份“最后遗嘱”,万一全体参加行动的人遇难,就将这份文件公布。

实际上这事情就和男女结婚一样,合则来不合则去,只要别带着太多机密的,走就走呗……

伟人不也说过,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就由他去吧……

以当下苏联对犹太人的防备态度,他们能接触机密也差不多是个笑话……

实际上苏联当局在这个案子后,还真是改变了些做法,批了不少人的移民申请,早这么做不就什么事情都没了嘛?

至于那些同胞……

第363章 人赃俱获!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第2/3页)

2的操作可是简单多了。

迪姆西茨本人曾经自学过驾驶飞机,他觉得以自己的能力开着这玩意飞出国境是小菜一碟。

行动计划也要做相应的变更,会比原计划简单不少。

至少在占领驾驶室方面,就能省略很麻烦的一步-用不着想办法破开驾驶舱的密封门,因为安2根本就没有驾驶舱舱门,驾驶员与最多12名乘客都在同一个机舱里。

阅读胜诉才是正义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