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皇兄何故造反?〗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歪个楼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下官乃朝廷三品命官,有陛下御赐钤记,所奏直送御前,直达天听,若非陛下将奏疏下到内阁及通政司,理应无人知晓其中内容。”

“然而如今密奏内容却无端泄露,可见,朝中有人早已经视法度如无物,擅自窥探机密奏疏,如此藐视皇威之举,如若轻纵,密奏之制,岂非形同虚设?”

“故而,下官以为,理当彻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件事情,如今回过神来细想,才发现并不简单。

最首当其冲也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张敏一贯低调谨慎,如何会冒这么大的风险,做这样的事?

或者换个说法,他这么做,有何好处?

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答案几乎呼之欲出……

王翱!

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何文渊也不怕得罪人了。

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眼下这个局面,不发疯就得死,发了疯或许还有一线生机,所以,他自然是百无禁忌。

说话之间,死死的盯着对面的朱仪和旁边的徐有贞,其意思不言自明……

听闻此言,朱仪的脸色也沉了下来,不过,还未等他开口,何文渊便继续道。

“刚刚成国公在殿前请奏,彻查此案,下官觉得所言甚是。”

俞士悦虽然对张敏平时关注没那么多,但是,王翱的动向,他却是一直很清楚的。

殿试舞弊一案,查到最后,至江渊而止,但是,从王翱的种种举动来看,这桩案子,和他脱不了干系。

就算不是他背后指使,至少也应该是默许江渊做的,否则的话,江渊很难保证,自己在干掉萧镃以后,能够守得住翰林院。

如此一来,张敏在这件案子里的举动,也就可以解释了。

殿试舞弊一案,对于张敏来说,并没有直接的好处,但是,却可以让他交好王翱。

殿试舞弊案!

这桩震动天下的大案当中,江渊是主谋,萧镃是主犯,这一点无可置疑,但是很多人其实都忽略了,除了他们之外,朱鉴和张敏二人,也牵扯其中。

简单地说,如果没有朱鉴和张敏的配合,江渊不可能用内阁的力量来跟萧镃谈条件,最终联手舞弊,闹出了这惊天一案。

随后,他们几个人都被处罚,萧镃自杀未遂,被罢官免职,江渊几乎背负了全部的罪责,也随之将所有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以致于,就连俞士悦也没有细想,张敏为何会掺和在这里头。

时至今日,这件案子早已经尘埃落定,所以,俞士悦也无从推测,在这桩案子当中,到底是王翱先找的张敏,还是张敏主动向王翱靠拢,但从结果而言,至少从那个时候起,二人便已经有了交情。

恐怕也正是这份交情,让他在这次的朝局变动当中,把握住了先机……

俞士悦眼中闪过一丝莫名的意味,他隐隐有一种预感,这位张阁老,不,现在应该叫张首辅了,只怕会比王翱,更不好对付。

殿中再度有声音响起,让俞士悦回过神来,只见一直低头不语的何文渊,在听到张敏的问话之后,总算是抬起头来,道。

“首辅大人,此事并非因我而起,东宫储本攸关社稷礼法,下官知道,如今并非是将此事拿到朝堂上议论的时机,故而只是密奏陛下,以陈己见,然则,却不想有宵小之徒,蓄意将消息散布开来,引得朝堂动荡,群臣不安,此非下官本意,实乃是此辈宵小之徒,欲乱朝堂也!”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歪个楼 (第2/3页)

为何,二是也需要顾及方方面面的考量。

利益一致是合作的前提,但是,没有足够的信任基础,也难达成合作,这一点,俞士悦再明白不过。

可这恰恰就是问题所在,要知道,在外界看来,张敏在内阁当中,一直都和俞士悦一派,现如今,俞士悦却突然发现,他早就私下和王翱有所往来,而俞士悦自己,却丝毫都没有察觉,这岂能让他不心惊?

当然,事情只要做了,就必然会有痕迹,俞士悦仔细回忆张敏入阁之后的一系列举动,很快就发现了端倪。

阅读皇兄何故造反?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