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书,太祖皇帝本纪

〖楚书,太祖皇帝本纪〗

第六十二章:圣旨到了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这些礼节,如曹德贵等洪州当地商人,那都是每年必不可少的,骆永胜能有这个资格送礼,反而是说明得到了洪州当地正式的接纳。

“贤侄,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节后,骆永胜总算是跑完了人际关系,还没等歇住脚,又被章炎差人唤了过去,而甫一见面,章炎就神情兴奋的通报了一件大事。

“景州打了一场胜仗,景州知州杨延昭破了一部南掠的契丹贼军,斩俘一千余。”

刚习惯性扬起商业假笑的骆永胜就怔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延昭?

杨家将!

这天波杨府还在呢?

这北宋年的名人骆永胜记得不多,但杨家将的故事可是从小没少看,天波杨府满门忠烈啊。

但骆永胜不知道的是,演义它终究是演义,威名显赫的杨家,实际上只有杨业和杨延昭这个六郎是真的出名,至于那个被万箭攒心害死的七郎杨延嗣,更是压根没有这么号人。

朝廷为了鼓励养马,给地方官府一个指标,那就是每养一匹马,可以退四十亩地的耕,改种苜蓿,而这四十亩地,不用纳税。

养一匹马而已,能用四十亩地吗?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地方为了这个减税的指标,没少种苜蓿来养马。

而骆永胜不过要了一百匹马,又不是成千上万,别说半个江南,就洪州一城就足够养的了。

开心归开心,骆永胜还没到得意忘形的地步,赶在八月节到来,他为章炎以及侯秉忠各备了一份礼,忙前忙后张罗着送过去,而后又在前者的引荐下,给洪州当地的官员各备了礼品。

杨家的老七叫杨延彬,因为杨业的阵亡承了父荫,留在汴京做殿直,杨家的几个孩子里面,除了大郎杨延玉随父亲杨业战死沙场,六郎杨延昭留在北地景州做知州,其他的,都舒舒服服在汴京待着呢。

若用满门忠烈这个词难免太悲壮了一点。

因为不知道,所以在骆永胜的脑子里,下意识便把这位杨六郎给代入进了他认知中的那位,当下不由得便肃然起敬。

他这一严肃,反而弄得章炎有些迷惑,北地打仗,难道不应该开心吗?

“还有

第六十二章:圣旨到了 (第2/3页)

至二十匹不等。

权不说外设驿站,仅洪州当地都亭驿馆就养了一百五十匹马,若加上官府、都督府的马,怕是两百匹不止。

那这是靠什么来养的呢?

苜蓿田!

阅读楚书,太祖皇帝本纪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