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书,太祖皇帝本纪

〖楚书,太祖皇帝本纪〗

第一百九十八章:新年(四)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这些客观事实作为大宋多年的宰相,寇凖心里当然有数,他清楚的知道,一旦丢了升州、丢了江南,那么朝廷会面临一个多么可怕的现实。

六千万贯的岁入将会直接锐减到不足两千万,朝廷将再也养不起几十万编制的中央禁军,养不起糜耗钱粮甚巨的边军,更养不起日益臃肿冗沉的士大夫集团。

看门狗还得给口肉吃呢,一旦赵宋拿不出钱来,谁还愿意替其卖命。

这其中的利害寇凖能看得出来,但天下绝不止他一个人可以看出来,就起码赵宋朝堂之上也不全是禽兽食禄的无能之辈。

“父亲的判断与那曹璨倒是一致。”寇仲捧了一句:“虽然眼下朝廷无兵可用,但曹璨却把杨嗣、杨延昭那两万人调到了合淝一带,一是为了看守长江漕运,二来便是配合淮阳、太平两军残部守备升州,提防骆永胜东进。”

“韬光的大局观还是有的。”

寇凖点点头,赞扬了曹璨的准备和布局,但夹菜的手却在话音落下后悬在了半空,使得两个儿子都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以至于朱元璋有了‘我大明只有一个江南半壁不成’的感慨,随后爆发了南北榜案,奠定了往后七百年中国的南北科举制度。

那在这种南强北弱的情况下,以南伐北还有什么难度。

南方科技都点出火炮机关枪了,北方还在用长矛大刀,这就有了差距。

时下的赵宋,虽然南方还没有强到和北方完全肩膀齐的地步,可人口差距也绝对不大,加上江南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得天独厚的耕种环境,使得江南在财政方面反而远超北方,成为了大宋朝廷唯一的财税重地。

宋朝时期的财政状况是南七北三,还算是比较健康。等到了明朝就成了极其危险的南九北一,而最后一个清朝的时候,财政仍然只能勉强维系到南八北二,甚至即使在乾隆中叶,南方依旧占据了天下九成的财政税计。

第一百九十八章:新年(四) (第2/3页)

再考虑到生孩子的速度,基数大新生儿自然也多。

这就是良性循环。

东晋衣冠南渡之后,南方的人口算是勉强增长起来,但还没到可以和北方分庭抗礼的地步,赶等到了五代十国和两宋时期,南方的人口因为远离战乱的原因开始越来越多,继而逐渐赶上了北方,甚至在南宋时期第一次超过了北方。

充足的人口基数带来的是南方社会各行各业生产力的高度繁荣以及文化富裕,故而当朱元璋开国大明之后,朝堂开科取士,江南竟然占了全数。

阅读楚书,太祖皇帝本纪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