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书,太祖皇帝本纪

〖楚书,太祖皇帝本纪〗

第二百五十章:何谓忠奸(下)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毕竟宋朝才多少年,满打满算不过三代,尚不足五十年。

而五代乱世又持续了多少年。

朝代更替如走马观灯,几年一变,后来的篡位者便不会将前朝宗室杀尽,也是给自己留条后路。

柴周不杀后汉,赵宋不杀后周。

现在到了骆楚,骆永胜也不会屠宋。

“王相饶命,王相饶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相要杀下官?”

“对。”

王旦点了点头:“不光你一个,还会有很多人。”

“王相饶命啊。”

噗通一声,卢士鸣那是一点犹豫都没有,就向着王旦跪了下去,咚咚叩首。

这卢士鸣还是大学士呢,竟然如此愚蠢?

“虽然楚王一心求国家稳定,可这到底是政权变幻、改朝换代,怎么可能真的就一点血不流呢。

东京城里大几万官员呢,不甄别完忠奸,楚王心里能踏实吗。

若不然,他何苦演这么一出刺王杀驾的戏,目的,就是打草惊蛇,引出一批暗中对大楚仍抱着敌意的宋臣进行清除,而现在,负责清除的这把刀,楚王递到了本相手里。”

卢士鸣顿时大惊,这下他可真的难以继续保持镇定,嘴唇发白直打哆嗦。

不到弱冠之年就生了五个儿子。

他前脚生一个,后脚赵匡胤这边诏书就到。

世袭罔替的国公爵、免一应死罪的丹书铁券、无数的金银珠宝。

老赵家的丹书铁券可比老朱家的好使。

那是真能免死。

如此一看,赵守节哪里还愿意或者敢去谋反。

做个咸平盛世的安乐王爷,他不香吗。

这一通政治道理说出来,把个卢士鸣说的头晕眼花,好容易消化完,又觉得不对劲。

“这和王相您审问下官有什么关系?”

面对这个问题,王旦好悬没气吐血。

也不知道司马懿泉下有知见到曹操,是该哭还是该笑。

他熬死了曹家几代人,但他的后代却没熬过曹家人。

禅让的频繁出现以及善后的处理,使得中国的政治更加复杂也高级许多,那就是充满了更多的妥协以及游戏意味。

不像秦汉三国时期那动辄就要弄死对手如此粗暴。

从赵守节、王旦这群人的视角去看这件事,便是觉得很容易接受。

不仅如此,赵匡胤立下的祖训中第一条就先说柴家。

“柴氏子弟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自尽,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这里的加刑不是指上刑罚手段,而是说有罪也要特赦,因为后面一句有个纵字。

纵就是纵使、即便。

即便柴家人造反,也只能让其在狱中自尽身亡,不允许刀斧加身杀头分尸啥的,而且只杀一人,不允许诛连。

王旦这一路上想了许久,毕竟是能做到宰相的人,脑子到底是灵光的。

骆永胜的操作他之前看的不通透,只当是存的让宋臣之间自相残杀险恶用心,可看了赵守节的表现他才明悟过来。

有柴家这个特殊的存在之于宋,那么现在骆永胜的操作就给赵家后人吃了一颗定心丸,从而很难在升起什么复辟之心。

毕竟,老赵家对柴家那确实是好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禅让的后周恭帝柴宗训成年后,那是纵情酒色享乐,一应用度都由朝廷支付供给。

这是老赵家的祖训家法,且位置还排在不杀文官之前。

这条家法一直贯彻到南宋灭亡。

靖康之耻后,赵家南迁都不忘带着柴家一起避难,可见柴荣的后代那真是受到了宋朝历代皇帝的优渥厚待,算起来也是不错了。

历朝历代能比柴家过的更舒适的、更长命的只有曹操后人。

司马晋受魏禅让后也是善待曹家后人,只是有一点好笑,刘裕灭晋,把司马家上下屠了个近乎一干二净,唯独没伤害曹操后裔,曹氏一族小日子过的还舒服的很呢。

第二百五十章:何谓忠奸(下) (第2/3页)

传檄而定天下,到时候就还要打仗。

刀兵一起,江山破碎,等大楚统一了天下,国家的元气也就耗尽了。十年甚至二十年才能恢复过来,那个时候楚王就老了,他还有时间去北伐,恢复燕云十六州吗。

所以他将丹阳王晋为宋王,刺王杀驾这种大事,他也将处置权交给本相,就是告诉其他尚未归降大楚的地方,楚王他,仁义!

不仅仁义,还极其善待前朝帝室,如司马晋善曹、我朝善柴是一样的。争取政权平稳过渡、争取国家稳定换代。这是大智慧啊。”

阅读楚书,太祖皇帝本纪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