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三国之谋伐〗

第六十一章 陈毒士又开始了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陈暮之所以现在过来,除了是因为泰山书院和泰山学宫暂时还没有走上正轨,他现在还有空闲时间,最主要的是打算对高苑的司马俱采取军事行动。

司马俱的位置很尴尬,被济南乐安齐国三地包围,又不像徐和那样有泰山做倚靠,形势对于他来说非常不妙。

而对于陈暮来说,司马俱同样是插在他腹地的一根刺,如果不拔除的话,他没法腾出手去对付徐和。

所以趁着春耕时分,他打算聚集三郡之力,先把司马俱除掉。

“没什么动向。”

太史慈简雍并没有来,他们二人驻守在梁邹,防备高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飞恼了:“这厮看来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不如点齐兵马杀将过去,我来剁了他的狗头。”

“三哥别急嘛,我既然过来,肯定是有仗打。”

陈暮笑了笑。

一行人进城,来到县令府就坐。

刘备高坐主位,陈暮张飞沮授坐在他的左手边,典韦和于陵县令坐在他的右手边。

在严重缺乏耕牛的时代,人就是牛,就是在田里干活的牲口。

古代一亩田地的产出有限,正常情况下,汉朝一亩地产3石粟,一户五口人家,每天要吃最少30汉斤食物,相当于现在6.6公斤左右,一石是120斤,四天就能吃完亩田半年产粮。

再加上挖野菜、自己种菜,打猎抓鱼虾等食物来源,五口之家要想吃饱饭,最少得耕种二十亩田地,所以百姓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之大可想而知。

不说古代,单说现代社会偏远农村当中,让孩子只念完九年义务教育,然后回家种地打工结婚生子的大有人在。

因此招小孩子读书,非常困难。只能招有钱人家,比如豪强和官宦人家的孩子。

刘备一边招呼他们进城,一边说道:“高苑的人口已经被尽数迁走,司马俱只有四万人,每日坐吃山空,粮草是个很大的问题,他现在也只有种田地维持。”

“嗯。”

陈暮说道:“徐和占据了二县,这二县二十多万人几乎全是黄巾,所以徐和有粮食有兵,最难对付。司马俱被我们三地包夹,正是剪除他的机会。”

沮授问道:“能不能劝降,若可以收服,免于战兵,是最好的情况。”

刘备摇摇头:“已经写了几封劝降信,都石沉大海。”

“子归确实高了很多,两年前在鸡泽时,在我胸口,现在到我颌下。”

沮授笑着打趣。

陈暮翻了个白眼,汉朝人明明营养没有现代人那么好才是,但一个个基因突变似的,个子很高。

像关羽张飞那一米九两米的大汉就算了,诸葛亮也是身高八尺,大概一米八四。沮授则是七尺八寸,也是一米八的个头,反倒是自己这个现代人比他们矮大半个头。

“对了大哥,那司马俱有何动向?”

这件事情陈暮也有安排,在生产力没有提升上来之前,一切宏大的设想都只是空谈,现在最要紧的,便是尽快平定整个青州,让青州恢复秩序,让生产力提升,尽快发展。

抵达济南后,陈暮和刘备在于陵城会面。

今日春风吹斜,城外亭舍下,刘备立于亭中,笑吟吟地看着他们。

“大哥。”

“翼德子归公与。”

也许有人说,你免费提供食宿,难道还有人不愿意把子女送来读书?

这就有点“何不食肉糜”的意思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孩子除了出生那一段时间,等到五六七岁,就得帮助大人干活。

太重的体力活做不了,一般是放牛放羊喂鸡割猪草种菜之类的事。

等到十一二岁,就得跟着大人去田里耕田犁地。

刘备上来跟张飞陈暮一个大大的拥抱,笑着打量陈暮道:“四弟的个头好像又长高了些。”

“是吗?”

陈暮比划了一下,发现好像确实长高了一点。

他是167年生人,两年前黄巾之乱的时候17岁,个子大概一米七。

不过男生要到22岁才定型,如今19岁了,确实长高了一些,应该一米七四左右。等到二十二岁的时候,应该可以到一米七八。

第六十一章 陈毒士又开始了 (第2/3页)

要招12岁以上的初中生。以郑玄的名气,学宫招生很容易。反观书院那边就不太轻松。

汉朝时候孩子也是半个劳动力,贫穷人家不会让自己家里少个劳动力去读书。

像郑玄早年读书,就是靠着有父母兄长耕种,有祖上传下来的一些竹简书籍,童年才能读一段时间。

但他光吃饭不干活也不行,长到10多岁的时候,迫于生计父母就不允许他读书了,不得不出来干活,就可见读书的艰难。

阅读三国之谋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