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三国之谋伐〗

第二章 中平四年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是如此低买高卖,确实让游牧民族难以承受,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边关时常被入侵的事实。

所以严格来说,草原民族没有错,他们要生存。

商人也没有错,他们也要生存。

边关百姓更加没有错,因为他们什么坏事都没有做,却遭受无妄之灾。

错的只是这个世界的生产力、运输能力以及科技水平不够,无法让每一个人吃饱饭而已。

手里有了钱之后,公孙瓒也不能着眼于制造蒸馏酒,这玩意儿太费粮食,会导致粮价越来越高,让酿酒的成本越来越大。

正常来说,公孙瓒肯定不明白这些经济学道理。

但架不住有个经济学大拿陈暮帮忙出主意。

因此在陈暮的建议下,他开始夏秋时节,高价从草原买入活的牛羊,再通过张世平与苏双的渠道,由青州和公孙瓒派兵保护卖到全国各地。

如此一来,由于公孙瓒是高价买入的牛羊,

不过去年原本应该入侵的鲜卑,却因为粮食充足,没有入关的意图。

究其原因,就在于公孙瓒的生意做得不错。

公孙瓒前年春天从陈暮那里得到了蒸馏酒配方,就用全部身家收购粮食,酿造烈酒。

烈酒造好了,得急于便现,不然砸在手里就是货物,卖出去才能变成钱。

于是他赶紧找到一些大商人,将手中的存酒全部卖了出去。

汉朝那个交通不发达的年代?想把活牛羊从边关运到中原内地?不谈沿途各种风险?各种盘剥,单说一路上人吃马嚼,牲畜和运输成本就极大,商人总不能做亏本生意。

要知道每年都有无数商人被山匪路霸杀死,甚至还有草原民族杀鸡取卵,抢夺他们的货物,所以商人们同样也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去赚取这份暴利。

正所谓只见到贼吃肉,没见到贼挨打。

就好像张世平和苏双为什么不老老实实继续做自己的马匹生意,而是选择投资刘备,往内陆发展是一个道理。

在边关做生意,稍不留神,就是灭顶之灾,即便做商人,也得小心翼翼,战战兢兢。

由于是春夏时节,酒在游牧民族手里不太吃香。

毕竟游牧民族爱喝酒,是因为他们要到冬天御寒,夏天北方很热,并不需要烈酒。

所以这批酒其实没法卖给北方鲜卑和乌恒人。

眼看这批酒要砸在手里,好在公孙瓒还有其它销路。

游牧民族不要,中原地区的有钱人家要,毕竟对于汉人来说,酒是四季常用饮品,需求比游牧民族高得多。

第二章 中平四年 (第2/3页)

 一切的原因都是无良奸商的错?是他们把草原民族逼得来劫掠,害苦了边关无数百姓。

但事实上还真不能怪商人。

一来商人逐利是天性?低买高卖,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二来商人买卖货物也要成本。

阅读三国之谋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