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三国之谋伐〗

第五十五章 威胁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何进的瞳孔骤然一缩,之前古井无波的面容骇然色变。

而其他一个个袖手旁观,静等胜利果实的诸多大臣也是瞬间变幻了脸色,纷纷四目相视,都能看出对方眼里的震惊与愕然。

要知道,现在洛阳的兵力非常空虚,北军在长安,南军布置在洛阳周边,防御地方叛乱,总共也不过一万多人,这还得加上拿捏在宦官手里的内宫禁卫军。

所以如果在洛阳兵力只不过堪堪过万的情况下,董卓带来的两万多人马,陡然倒向太皇太后,以奉太皇太后懿旨的名义入京,那京城兵力瞬间会失衡。

到那个时候,何进的权势必然不保。

所以沮授不算是被征辟,自然也不算刘备的门生。

董卓被袁隗征辟过,当然可以扯得上关系。

然而袁隗却淡淡地说道:“老夫虽征辟过董仲颖,但一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要是太皇太后掌权的话.......

诸多大臣们纷纷对视,他们就又得考虑改换门庭,倒向太皇太后这一边。

丁宫的脸色刹那间雪白,他可是提出把太皇太后赶出皇宫的提倡者,太皇太后必然恨死他了,一旦太皇太后掌权,即便他想投靠过去,太皇太后也不会接受,万一秋后算账,自己阖家老小......

“太傅,我记得董仲颖不是你袁家故吏吗?你的话,他会不会听?”

丁宫忽然想起了什么,看向新任太傅袁隗。

陈暮瞥了一眼,看到了何进的小动作,轻笑一声,自然也知道他在拖延时间,却只是平静地说道:“是这样的大将军,今日早晨,尚书台有两份文件本应该呈天子批阅,只是如今天子尚不能理政,臣就擅自做主盖了公章。”

尚书台总管天下政务,各地公文都会送到明光殿。如果事实都让皇帝同意,刘宏早就累死了,所以除了大事以外,普通小事要么发往其它部门,要么自行处理,尚书令是有资格进行批阅奏折的。

何进一边等待着外面的卫士进来,一边漫不经心地说道:“哦?是何公文啊。”

陈暮笑了笑:“是两份调兵的奏折,一份为太皇太后的族侄,新任的车骑将军董卓的调命。太皇太后下达诏书,召董卓进京,董卓上书请求,我同意了,如今除了关陇五千铁骑以外,董卓还带了河东两万新军,前来洛阳守卫皇都,渑池离洛阳不过百里,估摸着也就两三日之内就能到。”

听到这句话,原本垂头丧气的董太后瞬间像是年轻了十岁,整个人容光焕发,站起身挺直了腰板,用尖锐的嗓音道:“不错,这是朕下的诏书,董卓为我族侄,兵权在握,尔等若是对我不利,小心尔等之头颅。”

《吴书》记载:并州刺史段颎荐卓公府,司徒袁隗辟为掾。

那还是十七八年前的事情,当时董卓还未发迹,跟着段颎打羌人,立了功劳之后,段熲举荐董卓去了袁隗府邸担任司徒掾,也就是司徒府的低级官吏。

按照东汉时二元君主观,如果一个人被刺史太守三公九卿这样的官员征辟,那就属于这个人的门生故吏。

比如陈暮曾经征辟氏仪为青州别驾从事,那么氏仪就是他的故吏。

而沮授虽然跟着刘备混,但刘备并没有征辟沮授为太守府的低级官吏,而是任命沮授为济南的临时县令,后来又在陈暮的举荐下,沮授担任地方县令、长史以及青州刺史。

第五十五章 威胁 (第2/3页)

听到他的话,陈暮抬起头,眉宇间透露出一股淡然的神色,缓缓开口道:“大将军,臣有事要向陛下与太后启奏。”

“何事?”

何进其实在不动声色地向不远处的一名禁军挥挥手,示意他去外面叫人。

毕竟是宫殿内的禁卫,左右站岗不过十余人,虽然将刘备团团围住,但很多人都知道,刘玄德南征北战多年,武艺不弱,这些人不一定能将他拿下。

阅读三国之谋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