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三国之谋伐〗

第十七章 分赃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只是他们抵达的时候已经晚了一步,陶谦领丹阳兵开了南城门,弃了家眷逃跑。

一夜厮杀,青州军控制住了局势,曹军同样杀出营寨。

陶谦大军死的死,伤的伤,跑的跑,降的降,四万五千大军,除了跑掉的丹阳兵以外,连曹豹都被俘虏,几乎全军覆没。

等到天明,陈暮进入城内,事态已经安定下来。城中寂静无声,百姓依旧不敢上街,尸体已经被拖走,按照青州颁布的战争条例进行集中处理掩埋,除了少数残存的鲜血以外,已经看不到任何战争的迹象。

“陶谦抓住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事不急,安民榜张贴了吗?”

“贴了。”

“大哥素以仁德,军中上下有袭扰百姓者否?”

“绝无!我都盯着呢!”

陪同陈

过了片刻臧霸过来,看到孙观,大笑着翻身下马,上去与他拥抱在一起。

“哈哈哈,仲台,经年不见,你倒是消瘦了些。”

“宣高,你更壮实了。”

“哈哈,在青州吃得好睡得好,餐餐大鱼大肉,自然舒坦。”

“令人艳羡呀。”

陈暮骑着马走在青石板街道上四处观望,看到家家户户紧闭门窗,百姓皆不敢出门。

昨日的乱象还历历在目,没有谁敢大着胆子出去。

“额,陶谦昨日并未在州牧府,正在西城观望前线态势,听说北城被攻破,仓皇逃窜了。”

“无妨,陶谦必然已经被吓破了胆子,想必一月之内,就会向我们投降。”

“嗯,我已经派人去追了,先看看陶谦跑去了哪里。”

孙观说道:“之前我出城时,他在西城。后来为从前线回来,就已不知所踪,我怀疑他去了南城。那里有一支丹阳人组成的精兵,为陶谦嫡系,素来为其倚重。”

“嗯。”

臧霸道:“尹卢儿也是这般说的,我已令他领黄校尉前去追捕,我们也赶紧过去看看。”

“好。”

当下二人率领本部人马,往城南而去。

孙观一时间和尹礼产生了同样的心态。

作为地下工作者,孙观尹礼他们不仅每天过得提心吊胆,生怕被发现,而且徐州的上层势力主要是陶谦与陈、麋、曹、笮、赵等十多家世家豪族,他们这些底层出身,还是山匪投诚地位及其底下,素来不被瞧得起。

若不是当初孙观拿命和曹操拼了一次狠的,哪里能够得到赏识?

反观臧霸当初也是跟他们一样的泰山贼寇,结果因为投靠青州投靠得早,屡立战功,现在已经是声名在外的大将。

人与人之间,果然是同人不同命呀。

士兵一时狐疑,没有进攻。

有曲军侯喊道:“我先去找臧将军通禀,你们就在此莫要走动。”

“多谢!”

见到青州军还算好说话,孙观松了一口气。

他就怕士兵不知道他身份,直接开打,那样造成误会和麻烦,实在是没有必要。

臧霸笑着拍了拍孙观的肩膀,说道:“仲台安心,你此番大功,皆已入功劳簿中,都督必有重赏,得到重用,指日可待。”

孙观惊喜道:“多谢宣高。”

如今青州在大方面改革上做得不多,但小改革还是有。比如恢复秦朝军功制度,设立功劳簿,在簿中将会记载从士兵到将领所有的功劳,然后军情司会根据制度进行审核,确定并不是冒领的功劳之后,将会予以规格奖励。

像黄忠赵云这些人加入青州军的时间很晚,一直到讨董才来,按理来说,顶多担任裨将就已经是极限。但因为屡立战功,有功劳簿记录,升迁速度极快,马上就能升任为将军。

叙旧之后,也该聊正事,臧霸正色问道:“对了仲台,陶谦何在?”

第十七章 分赃 (第2/3页)

下一行人急急奔往南营,跑入了陶谦嫡系丹阳军的军营之中。

此时孙观与胞兄孙康在撤离战场之后,就领着亲卫回来了,他们的目标正是在西城的陶谦。

陶谦当时候是临时决定要过去看,所以孙观自然知道他的位置,想着要是将陶谦擒拿住,必是大功一件,因此飞速赶来。哪料到抵达西城外后才发现陶谦早就跑了,没来得及抓住。

大街上兵荒马乱,孙观遇到数股青州军,底下士兵不知他的身份,要来攻打,他连忙大喊:“我为刘使君帐下校尉,奉命潜入徐州为内应,臧霸臧宣高何在?”

阅读三国之谋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